陕南后柳古镇营造与新农村建设研究--从美学角度谈起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. 绪论 | 第7-15页 |
·美学视角下的古村落 | 第7-8页 |
·从理论到实践 | 第7-8页 |
·古村落保护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·国内对古村落营造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8-13页 |
·国内对古村落营造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8-13页 |
·国内古村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3页 |
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2. 后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背景 | 第15-17页 |
·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| 第15页 |
·古村落保护的历史重任 | 第15-17页 |
3. 后柳古镇概况 | 第17-21页 |
·自然地理 | 第17页 |
·历史渊源 | 第17-21页 |
4. 后柳古镇的景观之美 | 第21-27页 |
·以自然为美的理念 | 第21-22页 |
·后柳古镇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| 第22-26页 |
·古镇的形态 | 第22-23页 |
·空间结构 | 第23-26页 |
·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的相互作用 | 第26-27页 |
5. 传统民居美学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继承 | 第27-35页 |
·传统民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美学表现 | 第27-30页 |
·处理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| 第27-28页 |
·和谐传统民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| 第28-30页 |
·传统民居在新农村的价值体现 | 第30-33页 |
·历史价值 | 第30-31页 |
·艺术价值 | 第31页 |
·文化价值 | 第31-33页 |
·传统民居营造智慧在新农村的继承 | 第33-35页 |
·选址理念的继承 | 第33页 |
·空间布局的继承 | 第33-34页 |
·人文价值的继承 | 第34-35页 |
6. 后柳古镇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9页 |
·新旧建筑的不和谐,割断建筑历史文脉 | 第35-37页 |
·古镇上的新旧建筑 | 第35-36页 |
·古镇道路 | 第36-37页 |
·新旧人文观念 | 第37页 |
·设施老化缺乏维修 | 第37-38页 |
·周围环境破坏严重 | 第38-39页 |
7. 新农村建设中对后柳古镇保护的思考与构想 | 第39-47页 |
·思考 | 第39-40页 |
·构想 | 第40-47页 |
·规划范围 | 第40页 |
·人口规模 | 第40页 |
·规划目标 | 第40页 |
·规划思路 | 第40-41页 |
·整体空间观的引入 | 第41页 |
·人工空间布局手法的应用 | 第41-42页 |
·村庄人工空间形态的构思 | 第42-43页 |
·村庄自然与人工空间的有机结合 | 第43-44页 |
·传统文脉的传承和创新 | 第44-47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·结论 | 第47页 |
·展望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