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| ·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| ·轧机设计基本理论 | 第11-15页 |
| ·轧机机架分类及结构参数 | 第11-12页 |
| ·机架强度及刚度研究方法比较 | 第12-13页 |
| ·万向接轴设计计算 | 第13-15页 |
| ·有限单元法分析简介 | 第15-19页 |
| ·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 | 第15-16页 |
| ·ANSYS程序概述 | 第16-18页 |
| ·有限元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| ·实验中的相关测试技术 | 第19-21页 |
| ·传感器技术 | 第19-20页 |
| ·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| 第20页 |
| ·电感式传感器 | 第20-21页 |
| ·工作辊传动的四辊轧机辊系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| 第21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第2章 轧机载荷及辊系稳定性理论分析 | 第22-35页 |
| ·机架强度计算 | 第22-28页 |
| ·双万向接轴的受力分析 | 第28-31页 |
| ·四辊轧机辊系稳定性传统的设计计算 | 第31-35页 |
| 第3章 粗轧机轧制力及扭矩测试 | 第35-44页 |
| ·测试目的 | 第35-36页 |
| ·测试方法及原理 | 第36-43页 |
| ·测试方法的选择 | 第36-37页 |
| ·测试仪器 | 第37-38页 |
| ·测试数据及分析 | 第38-43页 |
| 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第4章 粗轧机机架及接轴能力校核有限元仿真 | 第44-62页 |
| ·轧机机架强度有限元仿真及分析 | 第44-54页 |
| ·三维模型的建立 | 第44-45页 |
| ·载荷和约束的处理 | 第45页 |
| ·机架应力仿真 | 第45-52页 |
| ·机架强度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·轧机机架变形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轧机机架的优化设计 | 第54页 |
| ·轧机万向接轴强度仿真 | 第54-61页 |
| ·接轴十字头模型的建立 | 第55页 |
| ·接轴十字头应力仿真计算 | 第55-61页 |
| ·接轴十字头的应力分析 | 第61页 |
| 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5章 四辊可逆轧机辊系稳定性校验 | 第62-76页 |
| ·无张力可逆轧机辊系的力学行为分析 | 第62-65页 |
| ·辊系无偏移距时的力学模型 | 第62-63页 |
| ·辊系有偏移距时的力学模型 | 第63-65页 |
| ·接轴附加二次载荷产生的附加弯矩 | 第65-68页 |
| ·考虑附加弯矩时工作辊最小总水平力及辊系偏移距公式 | 第68-69页 |
| ·工作辊最小总水平力 | 第68-69页 |
| ·辊系偏移距的计算公式 | 第69页 |
| ·影响辊系偏移距大小的因素研究 | 第69-75页 |
| ·M/P对辊系偏移距的影响 | 第70-72页 |
| ·工作辊直径变化对辊系偏移距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| ·支承辊直径变化对辊系偏移距的影响 | 第73页 |
| ·支承辊轴承摩擦系数对辊系偏移距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| ·其它不定性因素对辊系稳定性的影响 | 第74-75页 |
| ·小结 | 第75-76页 |
| 结论 | 第76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-81页 |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