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工序能力和质量损失的工序公差优化设计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·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·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计算机辅助工序公差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关键技术 | 第13-15页 |
| ·尺寸链的生成 | 第13页 |
| ·工序公差设计 | 第13-14页 |
| ·工序尺寸计算 | 第14页 |
| ·公差成本模型 | 第14页 |
| ·基于田口质量损失的公差设计 | 第14-15页 |
| ·工序公差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| 第15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5-17页 |
| 2 工艺尺寸分析计算的方法 | 第17-34页 |
| ·概述 | 第17页 |
| ·工序尺寸的分析设计方法介绍 | 第17-20页 |
| ·工艺尺寸链 | 第18-19页 |
| ·尺寸跟踪法 | 第19-20页 |
| ·图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| 第20-24页 |
| ·图论的基本概念 | 第20-22页 |
| ·图论法在尺寸链中的应用 | 第22页 |
| ·尺寸链的作图要求 | 第22-24页 |
| ·工艺尺寸式法 | 第24-29页 |
| ·工艺尺寸式原理 | 第24-26页 |
| ·工艺尺寸式的建立方法 | 第26-28页 |
| ·工艺尺寸式的计算公式 | 第28-29页 |
| ·有角度特征的零件的尺寸链分析 | 第29-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3 质量损失和工序能力指数及其相互关系 | 第34-48页 |
| ·概述 | 第34页 |
| ·工序能力指数及质量损失函数 | 第34-40页 |
| ·工序尺寸的分布特性 | 第34-35页 |
| ·工序能力指数 | 第35-36页 |
| ·质量损失成本 | 第36-39页 |
| ·基于正态分布的质量损失成本的建立 | 第39-40页 |
| ·质量损失与工序能力指数关系 | 第40-46页 |
| ·望目特征的质量损失与工序能力指数的关系 | 第42-44页 |
| ·望小特征的质量损失与工序能力指数的关系 | 第44-45页 |
| ·望大特性的质量损失与工序能力指数的关系 | 第45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| 4 工序公差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| 第48-57页 |
| ·概述 | 第48-49页 |
| ·工序公差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49-53页 |
| ·目标函数的建立 | 第49-51页 |
| ·约束条件的选择 | 第51-53页 |
| ·优化方法的选择 | 第53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5 算例验证与比较 | 第57-71页 |
| ·无角度特征零件的工序公差优化与比较 | 第57-65页 |
| ·有角度特征零件的工序公差优化与比较 | 第65-7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结论 | 第71-7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| 附录A 5.2例中的数学模型 | 第77-79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9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