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9-27页 |
1 抑郁症(Depression,DEP)的危害及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2 慢性应激与抑郁症 | 第9-10页 |
3 抑郁症的发生机制 | 第10-21页 |
·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异常 | 第10-12页 |
·神经递质与受体功能失调 | 第12-19页 |
·海马神经可塑性障碍假说 | 第19-20页 |
·细胞因子假说 | 第20-21页 |
4 抑郁症动物模型 | 第21-25页 |
·获得性无助(learned helplessness)抑郁模型 | 第22页 |
·行为绝望(behavioral despair)抑郁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(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,CUS)模型 | 第23-24页 |
·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(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 model,CUMS) | 第24页 |
·其它抑郁动物模型 | 第24-25页 |
问题提出 | 第25-27页 |
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| 第27-47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27-3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7-32页 |
·统计学处理方法 | 第32页 |
2 结果 | 第32-39页 |
·体重测量 | 第32-33页 |
·糖水偏爱实验 | 第33-34页 |
·行为学实验 | 第34-38页 |
·Glu和GABA含量检测 | 第38-39页 |
3 讨论 | 第39-45页 |
·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(CUMS)能诱发抑郁样行为 | 第40-41页 |
·Glu能系统功能紊乱与抑郁发生的关系 | 第41-42页 |
·GABA能系统功能紊乱与抑郁发生的关系 | 第42-44页 |
·Glu能系统和GABA系统失调导致抑郁的发生 | 第44-45页 |
4 结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