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课题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·课题的学术和实用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CSCF 实现相关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HSS 实现相关的研究 | 第13页 |
·应用服务器实现平台相关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客户端实现相关的研究 | 第14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| 第14-1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2 基于IMS 的下一代网络 | 第16-40页 |
·IMS 的特点 | 第17-19页 |
·IMS 的标准演进 | 第19-22页 |
·IMS 的系统架构 | 第22-32页 |
·IMS 的结构和网元功能 | 第22-27页 |
·IMS 接口和协议 | 第27-29页 |
·IMS 的地址与标识 | 第29-32页 |
·IMS 的协议体系 | 第32-37页 |
·SIP 协议 | 第32-35页 |
·Diameter | 第35-37页 |
·IMS 与几种技术的关系 | 第37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3 下一代网络业务开放技术 | 第40-48页 |
·开放业务接入体系结构OSA 与PARLAY 技术 | 第40-43页 |
·开放的下一代网络业务体系结构 | 第40-41页 |
·Parlay API 技术 | 第41-43页 |
·JAVA 技术与JAIN | 第43-47页 |
·Java 技术简介 | 第43-44页 |
·JAIN 与开放网络架构 | 第44-45页 |
·面向SIP 通信的Java 技术 | 第45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4 基于开放源代码的IMS 原型化系统实现 | 第48-72页 |
·CSCF 的设计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Proxy CSCF 的设计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Interrogating CSCF 的设计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Serving CSCF 的设计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HSS 的设计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CSCF 和HSS 的实现 | 第53-63页 |
·CSCF 的实现 | 第53-59页 |
·HSS 的实现 | 第59页 |
·Open IMS Core 的编译与安装 | 第59-63页 |
·媒体资源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3-66页 |
·MRF 的需求和设计 | 第63-64页 |
·MRF 的实现 | 第64-65页 |
·SEMS 的编译和安装 | 第65-66页 |
·UE 的设计和实现 | 第66-67页 |
·应用服务器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| 第67-71页 |
·应用服务器平台的设计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应用服务器平台的实现 | 第68-70页 |
·OpenSER 的编译与安装 | 第70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5 基于IMS 原型化系统的业务实现 | 第72-78页 |
·基本的PRESENCE 业务实现 | 第72-73页 |
·B2BUA 的实现 | 第73-75页 |
·XCAP 服务器的实现 | 第75-77页 |
·安装和编译OpenSER | 第76页 |
·编译和安装XCAP-Lite | 第76页 |
·采用UCT IMS Client 使用XCAP 业务 | 第76-77页 |
·IPTV 流媒体业务的实现 | 第77页 |
·UCT IPTV Streaming 服务器的安装 | 第77页 |
·配置HSS | 第77页 |
·运行UCT IPTV Streaming 服务器 | 第77页 |
·使用UCT IMS Client 观看IPTV | 第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6 结束语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