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5页 |
一. 多肽受体显像剂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| 第10-16页 |
1-1.1 肿瘤受体显像 | 第10-11页 |
1-1.2 多肽放射性药物的设计 | 第11-15页 |
1-1.2.1 靶向生物分子的选择 | 第11-13页 |
1-1.2.2 用于多肽标记的放射性核素 | 第13-14页 |
1-1.2.3 双功能螯合剂的选择 | 第14-15页 |
1-1.3 用于显像的仪器 | 第15-16页 |
二. 蛙皮素及其类似物的研究现状 | 第16-22页 |
1-2.1 蛙皮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物功能 | 第16-17页 |
1-2.2 蛙皮素类似物的研究状况 | 第17-18页 |
1-2.3 蛙皮素类似物的放射性标记 | 第18-22页 |
三. RGD多肽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 | 第22-33页 |
1-3.1 整合素和RGD简介 | 第22-26页 |
1-3.1.1 整合素(integrin) | 第22-23页 |
1-3.1.2 整合素a_vB_3与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治疗 | 第23-25页 |
1-3.1.3 整合素a_vB_3拮抗剂 | 第25-26页 |
1-3.1.4 RGD的介绍 | 第26页 |
1-3.2 RGD多肽放射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| 第26-33页 |
1-3.2.1 线型RGD多肽和环形RGD多肽单体 | 第26-29页 |
1-3.2.2 药代动力学修饰 | 第29-31页 |
1-3.2.3 RGD多肽多聚化 | 第31-33页 |
四.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思路 | 第33-35页 |
第二章 ~(99m)Tc标记蛙皮素BN类似物的研究 | 第35-56页 |
一、 [~(99m)TC-(HYNIC-BN)(Tricine)(L)](L=TPPTS,IsoNIC,PDA)的制备及体外稳定性评价 | 第36-42页 |
2-1.1 实验材料 | 第36-37页 |
2-1.1.1 实验仪器 | 第36页 |
2-1.1.2 实验试剂 | 第36-37页 |
2-1.2 实验方法 | 第37-39页 |
2-1.2.1 [~(99mTc-(HYNIC-BN)(Tricine)_2]的制备 | 第37-38页 |
2-1.2.2 [~(99m)TC-(HYNIC-BN)(Tricine)(L)](L=TPPTS,IsoNIC,PDA)的制备 | 第38页 |
2-1.2.3 质控方法 | 第38-39页 |
2-1.2.4 脂水分配系数LogP_(o/w)的测定 | 第39页 |
2-1.2.5 三种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评价 | 第39页 |
2-1.3 实验结果 | 第39-42页 |
2-1.3.1 ITLC法 | 第39-40页 |
2-1.3.2 HPLC法 | 第40-41页 |
2-1.3.3 脂水分配系数测定 | 第41页 |
2-1.3.4 体外稳定性 | 第41-42页 |
二、 [~(99m)TC-(HYNIC-BN)(Tricine)(L)](L=TPPTS,IsoNIC,PDA)在荷HT29结肠癌肿瘤裸鼠体内的生物评价比较 | 第42-5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2-43页 |
2-2.1.1 实验仪器 | 第42页 |
2-2.1.2 实验试剂 | 第42-43页 |
2-2.1.3 实验动物 | 第4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3-45页 |
2-2.2.1 标准样的制备 | 第43-44页 |
2-2.2.2 HT29细胞培养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| 第44页 |
2-2.2.3 荷HT29结肠癌肿瘤裸鼠生物分布 | 第44页 |
2-2.2.4 荷HT29结肠癌肿瘤裸鼠γ显像 | 第44-45页 |
2-2.2.5 正常昆明小鼠体内代谢 | 第45页 |
2-2.2.6 数据分析 | 第45页 |
2-2.3 实验结果 | 第45-52页 |
2-2.3.1 生物分布 | 第45-50页 |
2-2.3.2 γ显像 | 第50页 |
2-2.3.3 体内代谢特征 | 第50-52页 |
三、 讨论 | 第52-56页 |
第三章 ~(177)Lu标记的RGD dimer的研究 | 第56-78页 |
一、 ~(177)Lu标记的RGD dimer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和体外稳定性的研究 | 第57-62页 |
3-1.1 实验材料 | 第57-58页 |
3-1.1.1 实验仪器 | 第57页 |
3-1.1.2 实验试剂 | 第57-58页 |
3-1.2 实验方法 | 第58-60页 |
3-1.2.1 [~(177)Lu-DOTA-Su016],[~(177)Lu-DOTA-Bz-Su016]和[~(177)Lu-DTPA-Bz-Su016]的制备 | 第58-59页 |
3-1.2.2 质控方法 | 第59页 |
3-1.2.3 标记物的体外稳 | 第59页 |
3-1.2.4 脂水分配系数LogP_(o/w)测定 | 第59-60页 |
3-1.3 实验结果 | 第60-62页 |
3-1.3.1 ~(177)Lu-DOTA-SU016、~(177)Lu-DOTA-Bz-SU016和~(177)Lu-DTPA-Bz-SU016的制备 | 第60页 |
3-1.3.2 质控方法 | 第60-61页 |
3-1.3.3 脂水分配系数测定 | 第61页 |
3-1.3.4 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 | 第61-62页 |
二、 ~(177)Lu标记的RGD dimer与U87MG细胞表达的整合素a_vβ_3的特异性结合 | 第62-66页 |
3-2.1 实验材料: | 第62-63页 |
3-2.2 ~(125)I-c(RGDyK)的制备 | 第63-64页 |
3-2.2.1 使用Idogen法~(125)I标记c(RGDyK): | 第63页 |
3-2.2.2 PD-10柱纯化 | 第63页 |
3-2.2.3 放射化学纯度分析 | 第63页 |
3-2.2.4 标记物的放射化学比活度计算 | 第63-64页 |
3-2.3 实验方法 | 第64-65页 |
3-2.4 实验结果 | 第65-66页 |
三、 ~(177)Lu标记的RGD dimer在荷U87MG肿瘤裸鼠的生物评价 | 第66-75页 |
3-3.1 实验材料 | 第66页 |
3-3.1.1 实验仪器 | 第66页 |
3-3.1.2 实验试剂 | 第66页 |
3-3.1.3 实验动物 | 第66页 |
3-3.2 实验方法 | 第66-69页 |
3-3.2.1 U87MG肿瘤模型鼠的建立 | 第66-67页 |
3-3.2.2 动物实验剂量准备 | 第67页 |
3-3.2.3 标准样的制备 | 第67页 |
3-3.2.4 荷U87MG肿瘤裸鼠生物分布 | 第67-68页 |
3-3.2.5 荷U87MG肿瘤裸鼠阻断实验(Blocking) | 第68页 |
3-3.2.6 荷U87MG肿瘤裸鼠γ显像 | 第68页 |
3-3.2.7 体内代谢性质 | 第68页 |
3-3.2.8 数据分析 | 第68-69页 |
3-3.3 实验结果 | 第69-75页 |
3-3.3.1 生物分布 | 第69-73页 |
3-3.3.2 阻断实验 | 第73-74页 |
3-3.3.3 γ显像 | 第74页 |
3-3.3.4 体内代谢特征 | 第74-75页 |
四、 讨论 | 第75-7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9页 |
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89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