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 | 第11-23页 |
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涵义 | 第11-15页 |
一、自然旅游资源 | 第12-13页 |
二、人文旅游资源 | 第13-14页 |
三、社会旅游资源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特征 | 第15-17页 |
一、美学观赏性 | 第15-16页 |
二、区域分异性 | 第16页 |
三、时间韵律性 | 第16页 |
四、要素组合性 | 第16-17页 |
五、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| 第17页 |
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| 第17-20页 |
一、旅游资源开发原因 | 第17-19页 |
二、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 | 第19-20页 |
第四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| 第20-23页 |
一、特色性原则 | 第20-21页 |
二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 | 第21页 |
三、科学性原则 | 第21-22页 |
四、市场导向原则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| 第23-38页 |
第一节 青藏铁路介绍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区域环境因素分析 | 第25-30页 |
一、自然生态环境 | 第25-26页 |
二、社会文化环境 | 第26-28页 |
三、政治与投资环境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分析 | 第30-38页 |
一、旅游产业获得大发展 | 第30-31页 |
二、区域经济总量逐年递增 | 第31-32页 |
三、农牧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| 第32-35页 |
四、工业生产稳中有进 | 第35-36页 |
五、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| 第36-37页 |
六、旅游业带动农牧民致富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| 第38-52页 |
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力度不够 | 第38-44页 |
一、资金注入依赖性大,投入不足 | 第40-42页 |
二、相关产业发展不成熟,配套设施不完善 | 第42-43页 |
三、旅游资源开发缺少足够的技术支持 | 第43-44页 |
第二节 规划的不合理性和开发的盲目性 | 第44-46页 |
一、全局性、整体性和系统性规划理念较弱 | 第44-45页 |
二、规划开发前期对大市场环境缺乏细致的调研和分折 | 第45页 |
三、缺乏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| 第45-46页 |
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缺少深度 | 第46-47页 |
一、缺乏创新精神 | 第46-47页 |
二、开发明显滞后 | 第47页 |
第四节 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不力 | 第47-49页 |
一、旅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日渐严重 | 第48页 |
二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正在衰退 | 第48-49页 |
第五节 旅游资源底数不清,利用不充分 | 第49-52页 |
一、缺乏知名旅游品牌 | 第49-50页 |
二、对现代化营销手段的应用较少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 | 第52-62页 |
第一节 世界旅游者需求的发展趋势 | 第52-54页 |
一、旅游需求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52-54页 |
二、世界旅游者需求的特点 | 第54页 |
第二节 以西藏为例的客源市场分析 | 第54-60页 |
一、客源市场指向与结构分析 | 第55-56页 |
二、旅游资源吸引层次分析 | 第56-60页 |
第三节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定位 | 第60-62页 |
一、特色化 | 第60-61页 |
二、高品味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分析 | 第62-80页 |
第一节 整合旅游资源,实施重点开发战略 | 第62-65页 |
一、整合沿线地区旅游资源 | 第62-63页 |
二、重点开发 | 第63-65页 |
第二节 突出特色,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| 第65-69页 |
一、打造"青藏铁路之旅"国际知名铁路旅游品牌 | 第65-67页 |
二、培育特色鲜明的专题旅游产品 | 第67-69页 |
第三节 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力度 | 第69-72页 |
一、持续不断叠加宣传 | 第70页 |
二、定期举办大型活动 | 第70-71页 |
三、开展全方位媒体宣传 | 第71页 |
四、设立名人讲坛 | 第71-72页 |
第四节 创新旅游资源开发的投资机制 | 第72-75页 |
一、找好"接口" | 第72-73页 |
二、充分"授权" | 第73-75页 |
第五节 强化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机制 | 第75-80页 |
一、抓好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保意识教育 | 第76-77页 |
二、重视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保立法与执法 | 第77页 |
三、提高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保投入,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| 第77-78页 |
四、发挥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作用 | 第78-79页 |
五、继续弘扬青藏铁路建设中创建的新型环保机制的效能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