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边境措施法律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关于边境措施的国际法律制度 | 第12-24页 |
第一节 TRIPS 协议中的边境措施法律制度 | 第12-17页 |
一、Trips 协议边境措施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二、Trips 协议边境措施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| 第14-17页 |
第二节 国际边境措施法律制度的新发展 | 第17-24页 |
一、世界海关组织边境措施示范规则 | 第17-19页 |
二、Trips 协议新发展及其对边境措施的影响 | 第19-22页 |
三、边境措施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美国边境措施法律制度的特点与启示 | 第24-39页 |
第一节 美国关税法337 条款的特点 | 第25-30页 |
一、受保护的知识产权范围广泛 | 第25-26页 |
二、快速高效的程序 | 第26-27页 |
三、全面的救济措施 | 第27-28页 |
四、考虑公共利益 | 第28-29页 |
五、属于准司法程序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与337 条款有关的贸易争端及其启示 | 第30-39页 |
一、与337 条款有关的争端 | 第30-36页 |
二、337 条款与Trips 协议 | 第36-37页 |
三、337 条款对边境措施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我国的边境措施法律制度及其完善 | 第39-54页 |
第一节 我国边境措施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0-48页 |
一、保护范围偏窄 | 第40-41页 |
二、权利主体有限 | 第41-42页 |
三、证明标准不明确 | 第42-43页 |
四、担保制度不合理 | 第43-45页 |
五、救济措施单一 | 第45页 |
六、被没收货物处置不当 | 第45-46页 |
七、缺乏配套制度 | 第46-48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边境措施法律制度的建议 | 第48-54页 |
一、扩大受保护的知识产权范围 | 第49页 |
二、扩大申请主体 | 第49-50页 |
三、明确海关调查职权 | 第50-51页 |
四、调整担保制度 | 第51页 |
五、改进被没收货物的处置方式 | 第51页 |
六、细化调查程序 | 第51-52页 |
七、增加配套规则 | 第52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后记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