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剩余污泥生物合成PHB的工艺条件探讨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4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42页 |
·剩余污泥简介 | 第14-19页 |
·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剩余污泥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剩余污泥的组成 | 第16-19页 |
·剩余污泥的微生物学特性 | 第19页 |
·剩余污泥的处置及其资源化技术 | 第19-24页 |
·剩余污泥的处置 | 第19-21页 |
·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| 第21-24页 |
·聚-Β-羟基丁酸 | 第24-33页 |
·可生物降解塑料 | 第24-27页 |
·PHB 的性能 | 第27-30页 |
·PHB 的应用 | 第30-33页 |
·PHB 的生物合成 | 第33-36页 |
·合成 PHB 的微生物菌种 | 第33-34页 |
·合成PHB 的碳源 | 第34-35页 |
·PHB 的发酵培养条件 | 第35-36页 |
·PHB 的提取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有机溶剂法 | 第36页 |
·次氯酸钠法 | 第36-37页 |
·次氯酸钠-氯仿法 | 第37页 |
·酶法 | 第37页 |
·机械破碎法 | 第37-38页 |
·其它方法 | 第38页 |
·利用剩余污泥生产 PHB | 第38-40页 |
·本文的立意依据及研究内容 | 第40-42页 |
第二章 兼性剩余污泥累积 PHB | 第42-62页 |
·引言 | 第42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2-52页 |
·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42-4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4-45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45-46页 |
·分析测试方法 | 第46-4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9-51页 |
·计算公式 | 第51-5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2-61页 |
·典型周期内 PHB 的累积情况 | 第52-53页 |
·营养条件对兼性剩余污泥累积 PHB 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·碳源浓度对兼性剩余污泥累积 PHB 的影响 | 第55-58页 |
·曝气方式对兼性剩余污泥累积 PHB 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三章 好氧剩余污泥累积 PHB | 第62-74页 |
·引言 | 第62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62-64页 |
·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62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62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62页 |
·分析测试方法 | 第6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2-6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4-72页 |
·典型周期内 PHB 的累积情况 | 第64-65页 |
·营养条件对好氧剩余污泥累积 PHB 的影响 | 第65-67页 |
·碳源浓度对好氧剩余污泥累积 PHB 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·曝气方式对好氧剩余污泥累积 PHB 的影响 | 第69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四章 PHB的提取、结构鉴定及性能初探 | 第74-85页 |
·引言 | 第74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74-77页 |
·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7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74-7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5-76页 |
·计算公式 | 第76-7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7-83页 |
·PHB 的提取结果 | 第77页 |
·元素分析结果 | 第77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| 第77-79页 |
·核磁共振分析结果 | 第79-81页 |
·PHB 的热熔性质 | 第81-82页 |
·PHB 的热分解性质 | 第82-83页 |
·成型工艺温度预测 | 第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85-87页 |
·结论 | 第85-86页 |
·建议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4页 |
附录 | 第94-113页 |
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| 第113-114页 |
致谢 | 第1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