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3页 |
| 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5页 |
| ·麻纤维/聚丙烯复合材料用于汽车内饰件 | 第13-14页 |
| ·麻纤维的化学组成、结构及化学性能 | 第14-15页 |
| ·麻纤维/聚丙烯复合材料 | 第15-16页 |
| ·麻纤维的表面表面改性及表面处理 | 第16-22页 |
| ·麻纤维的物理改性 | 第16-18页 |
| ·麻纤维的化学改性 | 第18-22页 |
| ·表面处理对天然纤维吸水率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| 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| 第23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| 第三章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 | 第25-40页 |
| ·实验原料与仪器 | 第25-26页 |
| 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合成及改性的反应机理 | 第26-32页 |
| ·催化剂的选择与反应终点的判断 | 第32-33页 |
| ·催化剂的选择 | 第32页 |
| ·反应终点的判断 | 第32-33页 |
| ·均匀设计法优化实验条件 | 第33-35页 |
| ·不同因素对反应过程与树脂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5-38页 |
| ·反应液pH值及其调整方式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反应温度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聚乙烯醇的加入量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反应结束后溶液pH值调整时的温度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| 第四章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成分和结构分析 | 第40-49页 |
| ·测定原理及方法 | 第40-45页 |
| ·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(氯化铵法) | 第40-41页 |
| ·羟甲基含量的测定(改良碘法) | 第41页 |
| ·二亚甲基醚键含量的测定(碱处理碘法) | 第41-42页 |
| ·甲基醚键含量的测定(酸处理碘法) | 第42页 |
| ·亚甲基键含量的测定(磷酸分解法) | 第42页 |
| ·计算公式 | 第42-43页 |
| ·溶液的配制 | 第43-45页 |
| ·树脂合成与基团含量测试 | 第45-46页 |
| ·树脂合成 | 第45页 |
| ·树脂基团含量测定 | 第45-46页 |
| ·原料与产品的红外谱图分析 | 第46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五章 苎麻纤维改性及其吸水率测试 | 第49-63页 |
| ·实验原料与主要仪器 | 第49-50页 |
| ·苎麻纤维针刺毡改性及吸水率测试方法 | 第50-51页 |
| ·苎麻纤维针刺毡改性方法 | 第50页 |
| ·苎麻纤维针刺毡吸水率测试方法 | 第50页 |
| ·溶液配制 | 第50-51页 |
| ·苎麻纤维改性与吸水率测试结果 | 第51-61页 |
| ·未改性苎麻纤维针刺毡吸水率 | 第51-52页 |
| ·氢氧化钠溶液改性苎麻纤维针刺毡及其吸水率 | 第52-54页 |
| ·硅溶胶溶液改性苎麻纤维针刺毡及其吸水率 | 第54-55页 |
| ·聚醋酸乙烯酯溶液改性苎麻纤维针刺毡及其吸水率 | 第55-57页 |
| ·聚乙烯醇溶液改性苎麻纤维针刺毡及其吸水率 | 第57-58页 |
| 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改性苎麻纤维针刺毡及其吸水率 | 第58-60页 |
| 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乙烯醇复混改性苎麻纤维及其吸水率 | 第60-61页 |
| 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硅溶胶复混改性苎麻纤维及其吸水率 | 第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63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7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相关学术活动 | 第73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