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1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6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旋成体气动阻力形成原因及其组成 | 第11-14页 |
·气动阻力产生的原因 | 第11-13页 |
·旋成体气动阻力的组成 | 第13-14页 |
·减阻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4-24页 |
·减阻技术分类 | 第14-16页 |
·流场控制减阻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非光滑表面减阻方法综述 | 第18-24页 |
·仿生非光滑减阻方法用于旋成体减阻的原因 | 第2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仿生非光滑表面模型设计 | 第26-40页 |
·仿生非光滑的概念 | 第26-27页 |
·仿生非光滑表面的生物原型 | 第27-31页 |
·植物表面 | 第27-28页 |
·动物表面 | 第28-31页 |
·仿生非光滑表面的物理模型 | 第31-38页 |
·湍流边界层的拟序结构 | 第32-35页 |
·仿生非光滑单元体形态及尺寸设计 | 第35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方法 | 第40-60页 |
·风洞试验 | 第40-46页 |
·风洞概况 | 第41页 |
·天平测试系统 | 第41-42页 |
·数据处理方式 | 第42-43页 |
·试验均方根误差 | 第43-44页 |
·试验模型设计与加工 | 第44-46页 |
·数值模拟方法 | 第46-58页 |
·模拟方法的选择 | 第47-48页 |
·雷诺平均法的控制方程 | 第48-49页 |
·湍流模型的选择 | 第49-53页 |
·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的离散 | 第53-56页 |
·流场数值解法的选择 | 第56-57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四章 圆头旋成体仿生非光滑表面参数正交试验优化 | 第60-72页 |
·圆头旋成体模型主要尺寸及材料 | 第60页 |
·圆头旋成体非光滑表面减阻正交试验设计 | 第60-64页 |
·试验因素及水平 | 第61-63页 |
·选择正交表并编制试验方案 | 第63-64页 |
·仿生非光滑模型与光滑模型尺寸对比 | 第64页 |
·风洞测力试验 | 第64-65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65-71页 |
·减阻特性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正交试验设计分析 | 第66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五章 尖头旋成体凹坑表面尺寸参数及位置对其减阻特性的影响 | 第72-97页 |
·尖头旋成体模型主要尺寸及材料 | 第72页 |
·凹坑置于尖头旋成体前部试验 | 第72-76页 |
·尖头旋成体前部凹坑正交试验设计 | 第72-74页 |
·尖头旋成体前部凹坑对各阻力单元的影响 | 第74-75页 |
·正交试验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凹坑置于旋成体后部减阻的二次回归优化 | 第76-91页 |
·二次旋转设计方案 | 第77-79页 |
·风洞测力试验 | 第79页 |
·减阻特性分析 | 第79-83页 |
·二次旋转设计分析 | 第83-91页 |
·前部与后部均布置凹坑试验 | 第91-93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91-92页 |
·凹坑表面对阻力影响分析 | 第92-93页 |
·同一模型减阻率随马赫变化试验 | 第93-96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93-94页 |
·减阻特性分析 | 第94-96页 |
·小结 | 第96-97页 |
第六章 旋成体仿生非光滑表面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| 第97-115页 |
·仿生非光滑旋成体模型的建立 | 第97-99页 |
·圆头旋成体 | 第97-98页 |
·尖头旋成体 | 第98-99页 |
·计算区域的离散化 | 第99-102页 |
·计算区域的选择 | 第99页 |
·计算网格的划分 | 第99-100页 |
·边界层网格的处理措施 | 第100-102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102-103页 |
·计算方法和计算精度的验证 | 第103-104页 |
·保证计算精度的措施 | 第103-104页 |
·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 | 第104页 |
·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特性 | 第104页 |
·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机理分析 | 第104-113页 |
·仿生非光滑表面减小摩擦阻力的原因 | 第104-108页 |
·仿生非光滑表面对压差阻力的影响 | 第108-110页 |
·仿生非光滑表面对边界层的控制行为分析 | 第110-11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3-115页 |
第七章 旋成体基体外形对非光滑表面减阻效果的影响 | 第115-127页 |
·复杂外形旋成体仿生凹坑表面减阻试验研究 | 第115-119页 |
·复杂外形旋成体模型的基本尺寸 | 第115页 |
·仿生凹坑表面均匀试验设计 | 第115-117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117-119页 |
·仿生凹环表面用于复杂外形旋成体减阻试验研究 | 第119-122页 |
·仿生凹环表面均匀试验设计 | 第119-120页 |
·仿生凹环表面减阻特性分析 | 第120-121页 |
·仿生凹环表面均匀设计结果分析 | 第121-122页 |
·仿生凹环表面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| 第122-125页 |
·仿生凹环表面尺寸 | 第122页 |
·计算网格及边界条件 | 第122-123页 |
·计算结果 | 第123页 |
·减阻原因分析 | 第123-125页 |
·仿生非光滑表面工程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| 第1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5-127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7-131页 |
·全文工作总结 | 第127-129页 |
·本文主要创新点 | 第129页 |
·展望 | 第129-1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1-14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 | 第140-142页 |
致谢 | 第142-143页 |
摘要 | 第143-146页 |
ABSTRACT | 第146-1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