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8页 |
·半导体光催化的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引言 | 第8-9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半导体光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| 第10-13页 |
·半导体光催化反应过程 | 第10-12页 |
·能带位置 | 第12-13页 |
·载流子的捕获 | 第13页 |
·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活性的途径 | 第13-19页 |
·表面光敏化 | 第14-15页 |
·复合半导体 | 第15-16页 |
·贵金属沉积 | 第16页 |
·掺杂改性 | 第16-18页 |
·半导体表面螯合及衍生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特征 | 第19-22页 |
·钙钛矿型氧化物的晶体结构 | 第19-21页 |
·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| 第21页 |
·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一般特征 | 第21-22页 |
·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氧化物混合烧结法(固相反应法) | 第22-23页 |
·化学沉淀法 | 第23-24页 |
·溶胶-凝胶法 | 第24-25页 |
·水热合成法 | 第25页 |
·热分解法 | 第25页 |
·其它合成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立题的依据与研究思路 | 第26-27页 |
·研究课题来源 | 第27-28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| 第28-36页 |
·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8页 |
·实验仪器和设备 | 第28-29页 |
·制备方法的选择 | 第29-32页 |
·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·样品的合成工艺 | 第31-32页 |
·材料表征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X-射线衍射 | 第32页 |
·热重-差热分析 | 第32页 |
·X-射线光电子能谱 | 第32-33页 |
·紫外-可见光谱 | 第33页 |
·比表面积测试 | 第33-34页 |
·透射电子显微镜 | 第34页 |
·样品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评价 | 第34-36页 |
第3章 新型的ABO_3型钙钛矿结构复合氧化物LaCo_(0.5)Ti_(0.5)O_3的合成及机制分析 | 第36-45页 |
·引言 | 第3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6-37页 |
·样品的制备 | 第36页 |
·样品的表征 | 第36-3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4页 |
·TG-DTA测试 | 第37-39页 |
·XRD测试 | 第39-41页 |
·XPS测试 | 第41-43页 |
·LCoT样品低温合成机制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新型的ABO_3型钙钛矿结构可见光光催化剂LaCo_xTi_(1-x)O_3的制备表征及活性研究 | 第45-62页 |
·引言 | 第4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5-46页 |
·样品的制备 | 第45-46页 |
·样品的表征 | 第46页 |
·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评价 | 第4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6-61页 |
·焙烧条件的确定 | 第46-48页 |
·XRD测试 | 第48-51页 |
·比表面积测试 | 第51页 |
·TEM测试 | 第51-52页 |
·UV-Vis DRS测试 | 第52-54页 |
·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测试 | 第54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