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家自然范畴的美学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6页 |
导论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道家"自然"范畴的历史行程 | 第8-20页 |
一、"自然"的含义 | 第8-10页 |
1、汉语中"自然"的文字学含义 | 第8-9页 |
2、"自然"范畴的哲学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道家"自然"范畴的源流演变 | 第10-20页 |
1、先秦道家的"自然"范畴 | 第10-14页 |
2、汉魏晋六朝时期道家的"自然"范畴 | 第14-16页 |
3、隋唐至清末的道家"自然"范畴 | 第16-18页 |
4、近现代"新道家"的"自然"范畴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道家"自然"范畴的美学内涵 | 第20-37页 |
一、"自然"与美的存在 | 第20-26页 |
1、虚静柔和,显现于万物 | 第20-23页 |
2、"唯道集虚",复归于无物 | 第23-26页 |
二、道家"自然"与审美创造 | 第26-31页 |
1、"自己而然" | 第26-28页 |
2、出入自然 | 第28-31页 |
三、"自然"与审美境界 | 第31-37页 |
1、忘却功名 | 第31-33页 |
2、天人合一 | 第33-37页 |
第三章 道家"自然"范畴的美学价值 | 第37-47页 |
一、引导人与物态自然的和谐 | 第37-39页 |
二、引导人的自由和谐发展 | 第39-43页 |
三、引导社会的和谐构建 | 第43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