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状况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1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消费函数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消费结构研究 | 第13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不足与创新 | 第14-16页 |
·本文的不足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的创新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消费理论回顾 | 第16-23页 |
·消费函数理论 | 第17-21页 |
·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| 第17-18页 |
·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 | 第18页 |
·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| 第18-19页 |
·迪莫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| 第19页 |
·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传统消费函数的缺点及修正 | 第20-21页 |
·消费结构理论 | 第21-23页 |
·恩格尔的理论 | 第21页 |
·罗斯通的理论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状况定性分析 | 第23-29页 |
·消费水平的变化 | 第23-24页 |
·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 | 第24-26页 |
·消费水平评价 | 第26-29页 |
·消费模式的判定标准 | 第26-27页 |
·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模式的评价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研究 | 第29-37页 |
·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 | 第29-31页 |
·协整理论 | 第29页 |
·单整检验的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协整检验 | 第30-31页 |
·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 | 第31页 |
·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 | 第31-35页 |
·单整检验 | 第32-33页 |
·协整检验 | 第33-35页 |
·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| 第35页 |
·模型的经济含义(结论分析及经济含义)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延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| 第37-50页 |
·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法的选择 | 第37-39页 |
·数据的调整 | 第39-41页 |
·数据调整的原因 | 第39页 |
·数据调整的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| 第41-50页 |
·消费结构的静态(横截面数据)分析 | 第41-47页 |
·消费结构的动态(时间序列数据)分析 | 第47-5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| 第50-53页 |
·结论 | 第50-51页 |
·对策和建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附录 A 1981-2005年延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及可支配收入 | 第56页 |
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