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23页 |
| ·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21页 |
| ·舰载火箭武器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1-13页 |
| ·武器装备总体方案决策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| ·武器研制费用预测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| ·武器研制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| ·本文的目标、贡献和组织 | 第21-23页 |
| 2 舰载多功能火箭武器系统的概念研究 | 第23-40页 |
| ·装备型号发展需求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作战需求分析 | 第23页 |
| ·装备需求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概念模型 | 第24-26页 |
| ·概念模型 | 第24-25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的概念 | 第25-26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系统功能分析 | 第26-28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系统结构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的性能分析 | 第29-35页 |
| ·解释结构模型 | 第30-31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性能分析的解释结构模型 | 第31-35页 |
| ·指标体系分析 | 第35-38页 |
| ·指标体系提出的基本思路 | 第35-36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36-37页 |
| ·战技指标的确定方法及步骤 | 第37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| 3 舰载多功能火箭炮总体方案及评价 | 第40-63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总体方案 | 第40-41页 |
| ·基本思路 | 第40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总体方案 | 第40-41页 |
| ·基于隶属度函数和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灰色关联决策模型 | 第41-52页 |
| ·灰色关联决策 | 第41-45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 | 第45-47页 |
| ·基于隶属度函数和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关联综合决策模型 | 第47-52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总体方案决策 | 第52-55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初始数据的获得 | 第53-54页 |
| 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54页 |
| ·隶属度函数的建立 | 第54-55页 |
| ·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55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射击密集度仿真 | 第55-62页 |
| ·军舰在海浪作用下的运动特性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发射动力学仿真 | 第57-60页 |
| ·发射动力学仿真结果及初始扰动计算 | 第60-61页 |
| ·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外弹道数值仿真 | 第61-62页 |
| ·仿真结论与分析 | 第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4 舰载多功能火箭炮作战效能分析 | 第63-83页 |
| ·ADC 作战效能综合模型 | 第63-68页 |
| ·ADC 效能基本模型 | 第63-65页 |
| ·ADC 效能建模原理 | 第65-67页 |
| ·ADC 模型建模步骤 | 第67-68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炮效能评估模型 | 第68-82页 |
| ·基本假设 | 第68-69页 |
| ·可用性矩阵 | 第69-70页 |
| ·可信性矩阵 | 第70-73页 |
| ·能力矩阵 | 第73-82页 |
| ·效能计算 | 第8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| 5 舰载多功能火箭武器系统研制费用估算 | 第83-105页 |
| ·概述 | 第83-85页 |
| ·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理论基础 | 第85-96页 |
| ·灰色系统预测建模原理 | 第85-91页 |
| ·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原理 | 第91-96页 |
| ·火箭武器研制费用预测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 | 第96-100页 |
| ·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 | 第96-98页 |
| ·火箭武器研制费用预测应用 | 第98-100页 |
| ·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的研制费用修正 | 第100-104页 |
| ·未确知数学的基本理论 | 第101-102页 |
| ·舰载多功能火箭武器研制费用估算的专家修正 | 第102-10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4-105页 |
| 6 总体方案风险评估 | 第105-123页 |
| ·武器研制风险的基本概念 | 第105-109页 |
| ·风险的定义 | 第105页 |
| ·风险的种类 | 第105-106页 |
| ·风险的数学表示 | 第106-109页 |
| ·风险分析步骤 | 第109页 |
| ·风险辨识方法 | 第109-110页 |
| ·总体方案风险评价 | 第110-116页 |
| ·风险分析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| 第111-114页 |
| ·应用实例 | 第114-116页 |
| ·基于灰色聚类决策的技术风险评估模型 | 第116-121页 |
| ·灰色聚类评估模型 | 第116-118页 |
| ·应用实例 | 第118-121页 |
| ·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建议 | 第121-1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22-123页 |
| 7 结束语 | 第123-125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123-124页 |
| ·主要创新点 | 第124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124-125页 |
| 致谢 | 第125-12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6-133页 |
|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