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前言 | 第6-9页 |
一、论题的意义 | 第6-7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7页 |
三、论文的理论目标 | 第7-8页 |
四、研究创新之处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劳动监察制度的一般理论 | 第9-18页 |
一、劳动监察制度的概念界定 | 第9-14页 |
(一) 劳动监察的概念内涵 | 第9-10页 |
(二) 劳动监察的法律特征 | 第10-11页 |
(三) 劳动监察的分类 | 第11页 |
(四) 劳动监察的基本原则 | 第11-14页 |
二、劳动监察的主体与客体 | 第14-18页 |
(一) 劳动监察的主体 | 第14-15页 |
(二) 劳动监察的客体和对象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我国劳动监察制度的内容及其功能 | 第18-25页 |
一、劳动监察制度的内容 | 第18-22页 |
二、劳动监察制度的功能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我国现有劳动监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25-30页 |
一、劳动监察立法的法律位阶不高 | 第25-26页 |
二、劳动监察机关执法手段的法律权威性缺失 | 第26-27页 |
三、地方政府的不重视、不支持 | 第27-28页 |
四、劳动监察法律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完善我国劳动监察制度的法律对策 | 第30-36页 |
一、从立法上明确劳动监察机关的功能、管辖范围及其设立的重要性 | 第30-31页 |
二、改革行政监察体制,明确劳动监察机构执法权及其权威 | 第31-32页 |
三、厘清劳动监察与仲裁的关系,做到分工明确,职责分明 | 第32-33页 |
四、完善司法体制,实行“或裁或诉”的司法机制 | 第33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9页 |
后记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