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3页 |
符号与缩略语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47页 |
第一节 水体富营养化及污水除磷技术概述 | 第14-21页 |
1. 磷循环与水体富营养化 | 第14-16页 |
2. 我国水环境的富营养化状况 | 第16-17页 |
3. 污水除磷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7-21页 |
第二节 强化生物除磷(EBPR)原理及其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| 第21-28页 |
1. 强化生物除磷的原理 | 第21-22页 |
2. EBPR系统中的聚磷菌 | 第22-26页 |
3. EBPR的生物化学 | 第26-28页 |
第三节 聚磷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| 第28-40页 |
1. 与poly-P合成相关的多聚磷酸盐激酶(ppk)和多聚磷酸酯酶(ppx)基因研究进展 | 第28-32页 |
2. 与碱性磷酸酯酶(AP)表达有关的磷转运系统调控蛋白(phoU)功基因研究进展 | 第32-36页 |
3. 与β-聚羟基烷酸(polyhydroxyalkanoates)合成有关的PHA合成酶1(phaC1)、PHA降解酶(phaZ)、PHA合成酶2(phaC2)基因研究进展 | 第36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7页 |
第二章 Pseudomonas putida GM6的ppk基因的克隆和敲除以及除磷特性研究 | 第47-60页 |
1. 材料与方法 | 第47-51页 |
2. 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7页 |
3. 讨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第三章 Pseudomonas putida GM6的ppx基因的克隆和敲除以及除磷特性研究 | 第60-72页 |
1. 材料与方法 | 第60-61页 |
2. 结果与分析 | 第61-69页 |
3. 讨论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第四章 GM6 phoU基因的克隆、KT2440 phoU基因的表达和敲除以及碱性磷酸酯酶的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 | 第72-85页 |
1. 材料与方法 | 第72-76页 |
2. 结果与分析 | 第76-82页 |
3. 讨论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5页 |
第五章 Pseudomonas putida GM6的phaZ基因的克隆和敲除以及除磷特性研究 | 第85-99页 |
1. 材料与方法 | 第85-87页 |
2. 结果与分析 | 第87-96页 |
3. 讨论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99页 |
本论文创新之处 | 第99-100页 |
附录 试剂及培养剂配方 | 第100-104页 |
附表 GM6中获得的基因序列 | 第104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-109页 |
发表文章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