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下游渔业群落多样性现状及春禁效果初步评价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英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鱼类群落多样性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·取样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群落结构研究 | 第13页 |
·群落优势种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群落多样性测度及描述 | 第14-15页 |
·群落演替研究 | 第15页 |
·种群数量变动研究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长江下游渔业群落多样性现状 | 第17-2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7页 |
·样点设置及数据采集 | 第17页 |
·研究对象及方法 | 第17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17页 |
·结果 | 第17-22页 |
·长江下游渔业群落结构 | 第17-20页 |
·长江下游渔业群落生态优势度 | 第20页 |
·长江下游渔业群落多样性指数 | 第20-21页 |
·长江下游渔业群落渔获个体重量分布 | 第21页 |
·长江下游各监测点单船捕捞量 | 第21-22页 |
·讨论 | 第22-25页 |
·崇明采样点的设置 | 第22页 |
·与同类研究的纵向比较 | 第22-23页 |
·长江下游渔业群落现状分析 | 第23页 |
·长江下游渔业群落面临的外界扰动 | 第23-25页 |
第四章 春禁对长江下游江段渔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| 第25-46页 |
·崇明江段春禁前后渔业群落多样性变动 | 第25-3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25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5页 |
·相关指数的选用 | 第25-26页 |
·结果 | 第26-31页 |
·群落结构组成 | 第26-28页 |
·主要渔获种类表观生物学特征变动 | 第28页 |
·群落优势种及重量分布 | 第28-30页 |
·群落多样性特征 | 第30-31页 |
·常熟江段春禁前后渔业群落多样性变动 | 第31-3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1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31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1页 |
·相关指数的选用 | 第31页 |
·结果 | 第31-37页 |
·群落结构组成 | 第31-33页 |
·主要渔获种类表观生物学特征变动 | 第33页 |
·群落优势种及重量分布 | 第33-36页 |
·群落多样性特征 | 第36-37页 |
·安庆江段春禁前后渔业群落多样性变动 | 第37-4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7页 |
·样本采集 | 第37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7页 |
·相关指数的选用 | 第37页 |
·结果 | 第37-42页 |
·群落结构组成 | 第37-39页 |
·主要渔获种类表观生物学特征变动 | 第39页 |
·群落优势种及重量分布 | 第39-41页 |
·群落多样性特征 | 第41-42页 |
·春禁对各江段渔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评价 | 第42-46页 |
·采样网具的选择 | 第42-43页 |
·多样性指数的选取 | 第43页 |
·崇明江段春季禁渔效果初步评价 | 第43页 |
·常熟江段春季禁渔效果初步评价 | 第43-44页 |
·安庆江段春季禁渔效果初步评价 | 第44页 |
·各江段春季禁渔效果差异及原因分析 | 第44-46页 |
第五章 总结 | 第46-48页 |
·长江下游渔业群落多样性现状 | 第46页 |
·长江下游江段春季禁渔效果评价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目录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