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·概述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·本课题的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理论背景 | 第17-33页 |
| ·量子化学 | 第17-21页 |
| ·密度泛函理论 | 第21-24页 |
| ·Hohenberg-Kohn 定理 | 第21页 |
| ·Kohn-Sham自洽场方程式 | 第21-23页 |
| ·电子相关作用 | 第23-24页 |
| ·基函数的类型及选取原则 | 第24-26页 |
| ·自然键轨道(NBO)方法 | 第26页 |
| ·电子密度的拓扑学分析 | 第26-28页 |
| ·簇模型 | 第28-33页 |
| ·簇模型方法的基本原理 | 第28-30页 |
| ·簇模型方法的类型 | 第30-31页 |
| ·沸石分子筛氢饱和簇模型的确定 | 第31-33页 |
| 第三章 初始模型 | 第33-39页 |
| ·Al位置的确定 | 第33页 |
| ·金属价态的确定 | 第33-34页 |
| ·初始模型 | 第34-39页 |
| 第四章 结构优化 | 第39-50页 |
| ·基组设置 | 第39-40页 |
| ·M-ZSM-5(M = Cu、Ag、Au)的优化结构 | 第40-41页 |
| ·电子密度的拓扑(AIM)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自然键轨道(NBO)计算 | 第42-43页 |
| ·最优结构的选择 | 第43-50页 |
| 第五章 对吸附后小分子的研究 | 第50-57页 |
| ·吸附前后小分子键长的变化趋势 | 第50-51页 |
| ·小分子的自然键轨道分析 | 第51-55页 |
| ·小分子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·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六章 M-ZSM-5 吸附CO 和NO | 第57-65页 |
| ·吸附后分子筛骨架的结构变化 | 第57-58页 |
| ·自然键轨道分析 | 第58-60页 |
| ·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| 第60-62页 |
| ·吸附能 | 第62-64页 |
| ·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七章 吸附N0_2、S0_2、H_20 和H_2S | 第65-74页 |
| ·分子筛骨架的变化情况 | 第65-66页 |
| ·自然键轨道分析 | 第66-69页 |
| ·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| 第69-70页 |
| ·吸附能 | 第70-73页 |
| ·软硬酸碱理论 | 第70-71页 |
| ·前线轨道理论 | 第71-73页 |
| ·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结论 | 第74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8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1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