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数学差生问题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中学数学差生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第一.从历史的角度思考 | 第11页 |
第二.从数学的地位和作用来观察 | 第11页 |
第三.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认识 | 第11-12页 |
第四.从社会稳定的因素研究 | 第12页 |
第五:中学数学差生转化所面临的困难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中学数学差生问题的复杂性 | 第14-17页 |
第一节 中学数学差生界定的不同观点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中学数学差生成因的不同看法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中学数学差生转化问题的实验研究 | 第17-22页 |
第一节 中学数学差生的概念 | 第17页 |
第二节 中学数学差生的分类 | 第17-22页 |
一、智力型数学差生的分类 | 第17-19页 |
二、非智力型数学差生的分类 | 第19-20页 |
三、外因影响型数学差生的分类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中学数学差生的转化策略 | 第22-36页 |
第一节 智力型数学差生的转化策略 | 第22-25页 |
一、记忆障碍型数学差生 | 第22页 |
二、思维缺欠型数学差生 | 第22-23页 |
三、想象片面型数学差生 | 第23-24页 |
四、操作迟钝型数学差生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非智力型数学差生的转化策略 | 第25-31页 |
一、兴趣缺乏型 | 第25-26页 |
二、情感障碍型 | 第26-29页 |
三、意志薄弱型 | 第29-30页 |
四、态度不端型 | 第30-31页 |
五、方法不当型 | 第31页 |
第三节 外因影响型数学差生的转化策略 | 第31-36页 |
一、受干扰型 | 第31页 |
二、被误导型的转化策略 | 第31-32页 |
三.综合型的转化策略 | 第32-36页 |
第五章 中学数学差生转化的具体案例 | 第36-43页 |
注 释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附 录 | 第45-47页 |
致 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