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连盆地阿尔凹陷中生界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·沉积相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·储层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·阿尔凹陷勘探现状分析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·完成实物工作量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8-27页 |
·研究区构造位置 | 第18-19页 |
·构造演化史 | 第19-20页 |
·构造单元划分 | 第20-22页 |
·断裂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地层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中生界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阿尔凹陷沉积相分析 | 第27-57页 |
·岩石学特征 | 第27-35页 |
·岩性特征 | 第27-28页 |
·沉积构造 | 第28-34页 |
·层内粒序 | 第34页 |
·主要岩相类型 | 第34-35页 |
·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| 第35-40页 |
·扇三角洲 | 第36-39页 |
·冲积扇 | 第39-40页 |
·湖泊 | 第40页 |
·单井沉积相分析 | 第40-44页 |
·阿尔1井沉积相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阿尔2井沉积相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阿尔3井沉积相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沉积相模式 | 第44-57页 |
·沉积相在剖面上的变化 | 第44-45页 |
·沉积相平面展布 | 第45-55页 |
·沉积相模式 | 第55-57页 |
第四章 储层发育特征及评价 | 第57-86页 |
·储集体沉积特征 | 第57-63页 |
·储层成岩作用 | 第63-65页 |
·储层孔隙及物性特征 | 第65-70页 |
·孔隙类型 | 第65-66页 |
·物性特征 | 第66-70页 |
·有效储层控制因素 | 第70-74页 |
·沉积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 | 第70-72页 |
·填隙物含量与储层物性关系 | 第72页 |
·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·储盖组合评价 | 第73-74页 |
·储层综合评价 | 第74-78页 |
·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| 第74-76页 |
·储层评价结果 | 第76-78页 |
·有利区预测 | 第78-86页 |
·凹陷中部和东南部中生界潜山圈闭发育区 | 第80-82页 |
·复杂构造 | 第82-84页 |
·岩性地层油气藏 | 第84-86页 |
结论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