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万吨/年延迟焦化装置优化运行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7页 |
| ·选题依据 | 第9页 |
| ·延迟焦化的发展过程 | 第9-11页 |
| ·延迟焦化的技术进展 | 第11-16页 |
| ·大型化 | 第11-12页 |
| ·除焦技术 | 第12-13页 |
| ·环境保护 | 第13-14页 |
| ·流程和工艺技术的进步 | 第14-16页 |
| ·延迟焦化的特点 | 第16页 |
| ·工艺特点 | 第16页 |
| ·延迟焦化的操作特点 | 第16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焦化反应机理 | 第17-22页 |
| ·石油烃类的热化学反应 | 第17-20页 |
| ·烃类热裂化的反应机理 | 第17-18页 |
| ·各种烃类的热化学反应 | 第18-20页 |
| ·反应热 | 第20页 |
| ·延迟焦化过程的反应机理 | 第20-22页 |
| 第三章 100 万吨/年延迟焦化装置概况 | 第22-27页 |
| ·装置简介 | 第22页 |
| ·工艺流程说明 | 第22-25页 |
| ·反应部分工艺流程 | 第22-23页 |
| ·分馏部分工艺流程 | 第23-24页 |
| ·稳定部分工艺流程 | 第24页 |
| ·冷焦水部分工艺流程 | 第24-25页 |
| ·主要工艺技术特点 | 第25-27页 |
| ·主要工艺技术特点 | 第25-27页 |
| 第四章 开工标定报告 | 第27-43页 |
| ·标定目的 | 第27页 |
| ·标定数据 | 第27-32页 |
| ·物料平衡 | 第27页 |
| ·原料、产品质量 | 第27-30页 |
| ·主要工艺条件 | 第30-31页 |
| ·装置能耗数据 | 第31-32页 |
| ·主要采集数据表 | 第32-39页 |
| ·流量测量数据表 | 第32-33页 |
| ·温度测量数据表 | 第33-34页 |
| ·压力测量数据表 | 第34页 |
| ·动力设备数据表 | 第34-35页 |
| ·加热炉数据表 | 第35-38页 |
| ·液位、界位数据表 | 第38页 |
| ·物料、能耗剂量表 | 第38-39页 |
| ·装置标定计算 | 第39-41页 |
| ·装置可利用低温热计算 | 第39页 |
| ·分馏塔水力学计算 | 第39-40页 |
| ·机泵标定数据计算 | 第40页 |
| ·加热炉标定计算 | 第40-41页 |
| ·技术分析 | 第41页 |
| ·装置加工量、产品收率及损失情况 | 第41页 |
| ·装置操作情况 | 第41页 |
| ·装置综合能耗因素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标定结论 | 第42-43页 |
| 第五章 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| 第43-54页 |
| ·辐射炉炉管结焦 | 第43-47页 |
| ·炉管结焦的几种情况 | 第43-45页 |
| ·避免炉管结焦的措施 | 第45-47页 |
| ·焦炭塔冲塔 | 第47-49页 |
| ·原因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改进措施 | 第48-49页 |
| ·分馏塔顶空冷结垢 | 第49-51页 |
| ·原因分析 | 第50页 |
| ·改进措施 | 第50-51页 |
| ·分馏塔顶冷后温度波动 | 第51-52页 |
| ·原因分析 | 第51页 |
| ·改进措施 | 第51-52页 |
| ·含硫污水带液化气 | 第52页 |
| ·原因分析 | 第52页 |
| ·改进措施 | 第52页 |
| ·蜡油外送泵故障率高 | 第52-54页 |
| ·原因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·改进措施 | 第53-54页 |
| 结论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56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