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0 引言 | 第12-2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·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指标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测评的方法综述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1 相关概念与理论借鉴 | 第22-28页 |
·海洋科技的内涵与外延 | 第22-23页 |
·科技 | 第22页 |
·海洋科技 | 第22-23页 |
·科技成果及其转化 | 第23-24页 |
·科技成果 | 第23页 |
·科技成果转化 | 第23-24页 |
·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| 第24页 |
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| 第24-25页 |
·科技成果与其转化的理论借鉴 | 第25-28页 |
·技术创新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技术转移理论 | 第26页 |
·技术转让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技术扩散理论 | 第27页 |
·产学研合作理论 | 第27-28页 |
2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测评方法介绍 | 第28-39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法(FCE 法)与神经网络法(BP 法) | 第28-30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法(FCE 法) | 第28-29页 |
·神经网络法(BP 法) | 第29-30页 |
·层次分析法(AHP 法) | 第30-34页 |
·AHP 法简介 | 第30页 |
·AHP 法的操作步骤 | 第30-34页 |
·AHP 法的优缺点 | 第34页 |
·数据包络分析法(DEA 法) | 第34-39页 |
·DEA 法简介 | 第34-35页 |
·DEA 法的操作步骤 | 第35-36页 |
·DEA 法的优缺点 | 第36-37页 |
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测评的DEA 模型选择 | 第37-39页 |
·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测评方法的选择 | 第39页 |
3 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体系与测评模型的构建 | 第39-48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39-40页 |
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体系 | 第40-43页 |
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因素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体系与主要指标释义 | 第41-43页 |
·测评模型的确定 | 第43-48页 |
·AHP 法指标的选取 | 第43-46页 |
·DEA 法指标的选取 | 第46-48页 |
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体系基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8页 |
4 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测评实证分析 | 第48-64页 |
·我国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| 第48-53页 |
·沿海省市海洋科技发展基础水平 | 第48-50页 |
·沿海省市海洋科技投入水平 | 第50-51页 |
·沿海省市海洋科技产出水平 | 第51-52页 |
·沿海省市海洋科技成果效益 | 第52-53页 |
·数据收集与整理 | 第53-55页 |
·数据的来源 | 第53-54页 |
·数据的处理 | 第54-55页 |
·基于AHP 法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测评结果 | 第55-59页 |
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基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55-56页 |
·AHP 计算结果 | 第56-58页 |
·战略指标协调关系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基于DEA 法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测评结果 | 第59-63页 |
·DEA 计算结果 | 第59-61页 |
·各效益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总体情况比较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沿海省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测评结果 | 第63-64页 |
·两种方法的KENDALL 一致性检验 | 第63-64页 |
·沿海省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梯度划分 | 第64页 |
5 提升沿海省市海洋科技转化绩效的对策建议 | 第64-67页 |
·加强主体内部激励机制,提升海洋科技人员积极性 | 第65页 |
·产权制度激励与企业文化引领 | 第65页 |
·创新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激励 | 第65页 |
·加大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配套资金支持力度 | 第65-66页 |
·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机制 | 第66-67页 |
·完善海洋科技成果推广机制 | 第66页 |
·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机制 | 第66页 |
·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建设 | 第66-67页 |
6 不足与展望 | 第67-68页 |
·本文不足 | 第67页 |
·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附录 | 第72-79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9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