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部轮廓整形图像的计算机测量与分析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目录 | 第5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0页 |
| §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7-8页 |
| §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页 |
| §1.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 | 第8-10页 |
| 第二章 面部图像的预处理 | 第10-18页 |
| §2.1 预处理简介 | 第10-11页 |
| §2.2 直方图均衡化 | 第11-12页 |
| §2.3 边缘检测 | 第12-18页 |
| ·Robert算子 | 第13-14页 |
| ·Sobel算子 | 第14页 |
| ·Laplace算子 | 第14-15页 |
| ·LoG算子 | 第15-16页 |
| ·各算子的检测结果对比及选择 | 第16-18页 |
| 第三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下颌轮廓分割算法 | 第18-32页 |
| §3.1 分割方法概述 | 第18-22页 |
| ·阈值分割 | 第18-21页 |
| ·边缘图像阈值化 | 第21页 |
| ·分水岭分割 | 第21-22页 |
| §3.2 基于遗传算法的面部下颌轮廓分割 | 第22-30页 |
| ·算法总体介绍 | 第22-26页 |
| ·遗传算法简介 | 第26-28页 |
| ·基于遗传算法的下颌轮廓提取 | 第28-30页 |
| §3.3 分割结果及讨论 | 第30-32页 |
| 第四章 下颌轮廓的三维重建 | 第32-44页 |
| §4.1 摄像机内标定 | 第32-35页 |
| ·M的估计 | 第32-34页 |
| ·K的估计 | 第34-35页 |
| §4.2 双摄像机三维重构 | 第35-40页 |
| ·重构原理 | 第35-36页 |
| ·投影矩阵M和M′的确定 | 第36-40页 |
| §4.3 对应点的确定 | 第40-43页 |
| ·对应点提取方法简介 | 第40-42页 |
| ·匹配结果 | 第42-43页 |
| §4.4 重建结果 | 第43-44页 |
| 第五章 下颌参数测量 | 第44-50页 |
| §5.1 概述 | 第44-45页 |
| §5.2 下颌角的测量 | 第45-48页 |
| ·下颌角点的确定 | 第45-48页 |
| ·空间下颌角的计算 | 第48页 |
| §5.3 升支/下颌比的确定 | 第48-50页 |
|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| 第50-52页 |
| §6.1 论文总结 | 第50页 |
| §6.2 展望 | 第50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附录1 针孔摄像机投影模型 | 第56-60页 |
| 附录2 双摄像机极线几何 | 第60-6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