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--遥远测量与遥远控制论文

高压输电线路远程监测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目录第6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3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·空间光通信的应用状况第10-11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任务第12-13页
第2章 系统概述第13-20页
   ·总体技术指标第13页
   ·系统构成第13-14页
   ·系统工作原理简介第14页
   ·温度采集模块第14-15页
   ·电源模块第15-18页
     ·电源设计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光控设计第16-17页
     ·GTO驱动电路设计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GTO导通对门极信号四度特性具体要求第17页
       ·GTO关断对门极信号四度特性具体要求第17页
       ·直接驱动方式电路原理图第17-18页
   ·驱动模块第18页
   ·信标光模块第18页
   ·数据处理模块第18页
   ·光通信模块第18-1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3章 无线光通信的系统模型第20-33页
   ·系统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·无线光通信信道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大气衰减第22页
   ·光学天线第22-26页
     ·光学天线的基本要求第23页
     ·光学天线的典型结构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激光束的准直及扩束第25-26页
   ·信号的调制/解调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第26页
     ·解调第26-27页
   ·编码/解码方式第27页
   ·直接探测的性能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·信噪比性能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直接探测系统噪声等效功率NEP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直接探测系统的探测灵敏度第29-30页
   ·功率估算第30-31页
   ·激光通信关键技术第3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1-33页
第4章 简易无线光通信系统设计第33-45页
   ·简易无线光通信系统技术指标第33页
   ·系统光路设计第33-39页
     ·系统终端总体光路设计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光源选择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天线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探测器设计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·探测器简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PIN硅光电二极管第37-39页
   ·探测系统设计第39-44页
     ·探测阈值设计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探测系统的前置放大设计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·光电探测器前置放大器设计考虑第41页
       ·低噪声放大第41-44页
     ·滤波设计第44页
   ·光路对准第4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5章 硬件电路设计第45-54页
   ·系统硬件设计第45-51页
     ·单片机芯片选择第46页
     ·收/发机控制器设计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激光器电源设计第48-50页
     ·光电检测电路设计第50页
     ·USB通信控制器设计第50-51页
   ·电磁兼容性设计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布局设计第51页
     ·屏蔽机箱设计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滤波器设计第52页
     ·接地设计第52-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6章 软件设计第54-59页
   ·上位机软件设计第54-55页
   ·下位机软件设计第55-56页
   ·USB通讯软件设计第56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7章 系统实验及性能分析第59-64页
   ·系统实验设计第59-63页
     ·硬件实验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实数的传送第61页
     ·软件实验第61-63页
     ·通信距离模拟实验第6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8章 总结及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·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64页
   ·工作中的创新点第64页
   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对后续工作的建议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附录1 主机API函数列表第71-72页
附录2 USB设备接口函数列表第72-73页
附录3 部分电路原理图第73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视网膜时空反应模式与高效信息处理
下一篇: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