Ⅰ.微生物来源的氯代邻苯二酚1,2-双加氧酶基因在拟南芥中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机理研究 | 第1-3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8页 |
综述 | 第8-16页 |
1 环境污染问题 | 第8-9页 |
2 微生物中芳香族化合物降解途径 | 第9-10页 |
3 植物修复 | 第10-12页 |
4 遗传工程在植物修复中的运用 | 第12-14页 |
5 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工作 | 第14-15页 |
6 本实验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材料与方法 | 第16-19页 |
结果 | 第19-30页 |
1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,鉴定和观察 | 第19页 |
2 邻苯二酚和顺,顺-己二烯二酸的植物毒性 | 第19-20页 |
3 tfdC基因在CT植株中的表达 | 第20-21页 |
4 CT植株中TfdC活性测定 | 第21页 |
5 CT植株在含有邻苯二酚培养基上的抗性观察 | 第21-23页 |
6 CT植株在土壤中的邻苯二酚抗性观察 | 第23-26页 |
7 CT植株在水培系统中的邻苯二酚抗性观察 | 第26页 |
8 HPLC分析CT植株代谢邻苯二酚的能力 | 第26-27页 |
9 植物内源的TfdD和TfdE类似活性 | 第27-30页 |
讨论 | 第30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6页 |
Ⅱ.拟南芥中叶绿素酶基因的功能研究 | 第36-62页 |
中文摘要 | 第36-3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37-38页 |
综述 | 第38-47页 |
1 叶绿素降解简介 | 第38-39页 |
2 叶绿素降解途径 | 第39-42页 |
3 叶绿素降解途径中的基因和突变体 | 第42-46页 |
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46-47页 |
材料与方法 | 第47-51页 |
结果 | 第51-56页 |
1 重组叶绿素酶2的体外活性 | 第51页 |
2 重组叶绿素酶的活性比较 | 第51-53页 |
3 RNAi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 | 第53-54页 |
4 RNAi植株体内叶绿素与叶绿素酸脂的变化 | 第54页 |
5 AtCLHs的不同表达谱 | 第54-56页 |
讨论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发表论文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