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PET的放射治疗三维调强铅模CAD/CAM技术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8页 |
·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7-9页 |
·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现状 | 第9-13页 |
·相关专业理论和应用技术 | 第13-16页 |
·生物靶区理论 | 第13-14页 |
·PET影像 | 第14-15页 |
·体位固定技术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影像数据提取 | 第18-22页 |
·PET影像的获取 | 第18-19页 |
·肿瘤表面数据的提取 | 第19-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放射线强度计算 | 第22-40页 |
·放射治疗相关术语 | 第22-23页 |
·坐标系及坐标系的统一 | 第23-25页 |
·中心坐标系、病灶坐标系和射线坐标系 | 第23-24页 |
·坐标系变换及统一 | 第24-25页 |
·病灶厚度的计算 | 第25-38页 |
·计算病灶厚度方法的研究 | 第25-31页 |
·投影三角形的求取 | 第31-32页 |
·投影三角形所涉最小矩形区域的划定 | 第32-33页 |
·矩形区域内放射点的计算 | 第33-34页 |
·放射点与投影三角形位置关系的判定 | 第34-35页 |
·放射源与三角面片上交点的距离计算 | 第35-37页 |
·病灶厚度的求取 | 第37-38页 |
·放射线强度计算 | 第38-39页 |
·影响射线强度的因素 | 第38页 |
·病灶厚度与放射线强度转换 | 第38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铅模设计 | 第40-46页 |
·铅模表面点坐标的计算 | 第40-42页 |
·适于应用的修正 | 第42-43页 |
·光顺处理和误差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实切试验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| 第46-48页 |
·本文的研究结论 | 第46页 |
·课题工作展望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