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1 前言 | 第10-11页 |
| 2 文献综述 | 第11-18页 |
| ·茶树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| ·快速繁殖 | 第11页 |
| ·种质资源保存 | 第11-12页 |
| ·次生代谢物生产 | 第12-13页 |
| ·影响茶树组织培养的因素 | 第13-18页 |
| ·基因型 | 第13-14页 |
| ·外植体 | 第14-15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15-16页 |
| ·植物生长调节剂 | 第16-17页 |
| ·其他条件 | 第17-18页 |
|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8-19页 |
| 4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5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19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19-23页 |
| ·离体培养 | 第19-22页 |
| ·组培苗内含物的测定 | 第22-23页 |
| ·试验结果的观察与统计分析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·试验结果的观察统计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5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41页 |
| ·茎段的初代培养 | 第25-28页 |
| ·不同时期取材对外植体建立的影响 | 第25页 |
| ·不同基因型对外植体建立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| ·茎段取材部位对初代培养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初代培养的影响 | 第27页 |
| ·细胞分裂素BA及其浓度对茎段初代培养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茶树茎段离体培养的增殖培养 | 第28-37页 |
| ·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增殖培养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生长调节剂对增殖培养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| ·不同浓度GA_3对‘黔湄701~#’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茶树组培苗的生根培养 | 第37-39页 |
| ·基本培养基对‘黔湄701~#’生根诱导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IBA对‘黔湄701~#’生根诱导的影响 | 第39页 |
| ·组培苗内含物的变化 | 第39-41页 |
| 6 讨论与分析 | 第41-46页 |
| ·基因型对离体培养材料形态发生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取材时期、取材部位对建立外植体的影响 | 第42页 |
| ·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·生长调节剂对初代和增殖培养的影响 | 第43页 |
| ·生长素IBA对生根培养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茶叶生化成分与茶叶的适制性关系及影响其含量高低的因素 | 第44-46页 |
| 7. 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·取材部位 | 第46页 |
| ·取材时期 | 第46页 |
| ·基本培养基 | 第46页 |
| ·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| 第46-47页 |
| ·组培苗适制性的改变 | 第47页 |
| 8.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页 |
| 附图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