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化工机械与仪器、设备论文--化工过程用机械与设备论文--加热、冷却机械论文

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结构和传热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26页
 1、换热器概述第10页
 2、换热器分类第10-13页
 3、有限元法在换热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第13-16页
   ·有限元法概述第13-15页
   ·有限元法在换热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第15-16页
 4、换热器的发展趋势第16-21页
   ·强化传热第16-17页
   ·增强紧凑性第17-20页
   ·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第20-21页
 5、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21-23页
 6、主要研究内容第23-26页
第二章 大型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的结构设计第26-44页
 1、基本结构第26-27页
 2、结构特点分析第27-29页
 3、几何设计计算第29-34页
   ·中心隔板宽度B第30-31页
   ·偏心距e第31页
   ·流道截面积A第31页
   ·有效换热面积F第31页
   ·螺旋板有效换热长度L_e和有效换热圈数N_e第31-32页
   ·螺旋通道长度L_1第32-33页
   ·螺旋板长度L_b第33页
   ·螺旋体长轴外径D_0第33-34页
 4、结构优化设计第34-41页
   ·端面密封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·外壳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·流体进出口结构型式第37-38页
   ·中心管直径第38-39页
   ·定距柱第39页
   ·特殊结构型式第39-41页
 5、流动参数的优化设计第41页
   ·流体流动路径的选择第41页
   ·流体流速的选择第41页
 6、小结第41-44页
第三章 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倒锥平盖设计方法研究第44-68页
 1、理论力学模型第45-58页
   ·基本方程式的建立第45-47页
   ·用初参数法决定环板常数A和B第47-49页
   ·用初参数法确定圆板常数A和B第49-50页
   ·基本方程式的扩展第50-54页
   ·带圆环筋平盖理论公式第54-56页
   ·倒锥平盖理论公式第56-58页
 2、有限元研究第58-66页
   ·有限元模型介绍第58-59页
   ·带圆环筋平盖的有限元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·倒锥平盖的有限元分析第61-66页
 3、小结第66-68页
第四章 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内部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第68-84页
 1、CFD数值模拟简介第68-69页
 2、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性能的评价第69-71页
 3、可拆螺旋极换热器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第71-76页
   ·物理模型第71-72页
   ·数学模型第72-73页
   ·模拟条件及数值计算方法第73-74页
   ·网格划分及数值求解方法第74-75页
   ·物理场模拟结果及分析讨论第75-76页
 4、螺旋板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6-82页
   ·流体流速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第76-78页
   ·板间距变化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·高度变化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第79-80页
   ·圈数变化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第80-81页
   ·接管方式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第81-82页
   ·流向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第82页
 5、小结第82-84页
第五章 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强度、流动与传热的实验研究第84-102页
 1、倒锥平盖的强刚度实验研究第84-91页
   ·实验目的与原理第84-85页
   ·实验装置第85页
   ·实验步骤与内容第85-87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第87-89页
   ·实验分析第89-91页
 2、传热的实验研究第91-100页
   ·实验目的与原理第91-92页
   ·实验系统第92-93页
   ·实验内容第93页
   ·实验数据的处理第93-96页
   ·计算程序第96-99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99-100页
 3、小结第100-102页
第六章 面向对象的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CAD软件系统设计第102-118页
 1、面向对象技术概述第102-104页
   ·面向对象技术的特征第103-104页
   ·面向对象技术的优点第104页
 2、面向对象的方法与建模第104-106页
   ·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第104-105页
   ·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第105页
   ·UML统一建模语言第105-106页
 3、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CAD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第106-117页
   ·系统的需求分析第106-107页
   ·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第107-110页
   ·系统的面向对象设计第110-113页
   ·系统的面向对象实现第113-117页
 4、小结第117-118页
第七章 总结与展望第118-122页
参考文献第122-127页
致谢第127-128页
成果附录第128-129页

论文共12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钛合金插铣过程刀具性能测试与模糊综合评价
下一篇:陆梁油田生产系统N80油套管钢腐蚀速率预测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