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页 |
一、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比较法分析 | 第7-14页 |
(一) 外国法上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| 第8-11页 |
(二) 我国法上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| 第11-13页 |
(三)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中外法律规定比较 | 第13-14页 |
二、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分析 | 第14-21页 |
(一) 民法学界的理论之争 | 第15-16页 |
(二) 观点评析 | 第16-20页 |
(三) 结论 | 第20-21页 |
三、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的类型与构成要件 | 第21-33页 |
(一) 类型 | 第21-25页 |
(二) 构成要件 | 第25-33页 |
四、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形态与免责事由 | 第33-37页 |
(一) 责任形态 | 第33-36页 |
(二) 免责事由 | 第36-37页 |
五、我国应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| 第37-41页 |
(一)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价值 | 第37-39页 |
(二) 具体的立法构想 | 第39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