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

制度变迁的旅游发展效应研究

摘 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1-25页
 第一节 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·制度是推进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第11页
   ·制度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11-12页
   ·制度是区域旅游发展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第12-13页
   ·制度对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缺乏第13页
 第二节 相关研究进展第13-25页
   ·新制度经济学发展概况及其在中国的兴起第13-14页
   ·国外制度对旅游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4-17页
   ·国内制度对旅游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7-23页
   ·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第23-25页
第二章 基本理论和研究设计第25-32页
 第一节 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第25-29页
   ·基本概念第25-27页
   ·基本理论及其指导意义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的动因、过程、方式与轨迹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第28-29页
 第二节 研究设计第29-32页
第三章 制度环境变迁对中国旅游发展的总体效应第32-44页
 第一节 制度环境变迁下的中国旅游体制演变与旅游发展第32-35页
   ·中国旅游体制演变的制度环境背景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旅游业第32页
     ·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旅游业第32-33页
   ·制度环境变迁诱导下的旅游产业发展第33-35页
 第二节 制度环境变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差异效应第35-40页
   ·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第35-37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和资源来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省际旅游经济差异的总体变化态势第36页
     ·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第36-37页
   ·制度变迁的差异效应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是区域旅游差异产生并扩大的重要原因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制度创新是区域旅游差异缩小的重要路径第38-40页
 第三节 制度变迁与旅游发展的关联性第40-42页
 第四节 小结与反思第42-44页
第四章 制度安排对区域旅游发展的正负效应博弈第44-60页
 第一节 理论依据与区域概况第44-46页
   ·理论依据第44页
   ·区域概况第44-46页
 第二节 城市水源地制度对密云经济发展效应第46-48页
   ·经济发展效应第46-47页
   ·城市水源地制度的外部性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外部经济性第47页
     ·外部不经济性第47-48页
 第三节 城市水源地制度对密云旅游发展效应第48-56页
   ·博弈论及其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运用第48-49页
   ·北京与密云博弈:约束中推进旅游发展第49-55页
     ·博弈的主要参与方:北京、密云第49-50页
     ·战略支付结构第50-54页
     ·“体制外”与“体制内”妥协的多边合作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博弈均衡第55页
   ·博弈分析结果的初步验证第55-56页
 第四节 制度变迁下的区域旅游发展对策第56-58页
   ·旅游市场开拓策略第57页
   ·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第57页
   ·旅游形象树立策略第57-58页
 第五节 小结与讨论第58-60页
第五章 制度创新对区域旅游发展的效应及比较第60-74页
 第一节 研究背景第60-6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60-61页
   ·研究概述第61页
 第二节 制度创新的旅游效应第61-65页
   ·区域概况第61-62页
   ·行政区划调整的旅游效应第62-65页
     ·旅游资源效应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旅游经济效应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旅游环境效应第64-65页
 第三节 旅游效应比较及动因分析第65-71页
   ·旅游效应比较第65-67页
   ·旅游效应差异的动因第67-71页
     ·初始制度安排是旅游效应差异的重要原因第68页
     ·制度创新效果与社会文化制度具有较高的耦合性第68-70页
     ·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是制度创新效应有效发挥的保障第70-71页
 第四节 小结与讨论第71-74页
第六章 结论第74-77页
 第一节 基本研究结论第74-75页
 第二节 主要创新点第75-76页
 第三节 不足与改进方向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第83-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维表面形貌的表征及润滑特性的研究
下一篇:HCMV感染与NLBP相关性及走罐疗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