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股东权保护中优先股制度的引入
引言 | 第1-8页 |
一、关于优先股制度基本问题的阐述 | 第8-15页 |
(一) 优先股制度的历史渊源 | 第8-10页 |
(二) 优先股制度的内容 | 第10-13页 |
1. 优先股制度的基本内涵 | 第10-11页 |
2. 优先股的几种主要类型 | 第11-13页 |
(三) 优先股制度与股东权的关系 | 第13-15页 |
1. 股东权的性质 | 第14页 |
2. 优先股制度与股东权在内涵上的联系 | 第14-15页 |
二、优先股制度对于股东权保护的必要性 | 第15-18页 |
(一) 实践中的股份划分标准 | 第15-16页 |
(二) 优先股制度引入后的股份划分标准 | 第16-18页 |
三、如何构建优先股制度以实现对股东权的保护 | 第18-33页 |
(一) 对于广大中小股东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| 第19-27页 |
1. 中小股东投资者面临的问题 | 第19-20页 |
2. 解决问题的途径 | 第20-21页 |
3. 美国公司法在实践中发展的结论 | 第21-24页 |
4. 促进优先股制度发挥功效的新思路 | 第24-27页 |
(二) 对于国家股东的保护 | 第27-33页 |
1. 国有股的现状和问题 | 第27-29页 |
2. 对权利性质界定的矫正 | 第29-31页 |
3. 优先股制度的构建对于国家股东权的保护 | 第31-33页 |
四、优先股在各国的立法模式及对我国立法的借鉴意义 | 第33-35页 |
(一) 法定式的大陆法系立法模式 | 第33-34页 |
(二) 授权式的美国“立法”模式 | 第34-35页 |
五、对中国《公司法》立法完善的建议 | 第35-39页 |
(一) 优先股制度在我国立法发展上的状况 | 第35-38页 |
1.《公司法》出台前的状况 | 第35-37页 |
2.《公司法》出台后的状况 | 第37-38页 |
(二)对我国《公司法》进一步修改的建议 | 第38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中文详细摘要 | 第43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