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3页 |
1 引言 | 第13-45页 |
·木材形成的生物学过程 | 第14-21页 |
·维管形成层的起源和结构 | 第15页 |
·次生壁的形成 | 第15-19页 |
·细胞程序化死亡 | 第19-21页 |
·生长素和植物发育 | 第21-42页 |
·生长素的生物合成 | 第21-22页 |
·生长素的代谢 | 第22-23页 |
·生长素极性运输 | 第23-28页 |
·生长素信号转导 | 第28-37页 |
·生长素信号传导模型 | 第37页 |
·生长素在胚胎发育和形态建成中的作用 | 第37-38页 |
·生长素在木材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| 第38-41页 |
·维管分化的分子调控 | 第41-42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42-43页 |
·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43-45页 |
2 毛白杨PtIAA1基因的克隆及在杨树中的表达 | 第45-67页 |
·引言 | 第45-4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6-55页 |
·试验材料及其来源 | 第46页 |
·杨树基因组DNA提取 | 第46页 |
·RNA提取和cDNA的合成 | 第46-48页 |
·RT-PCR扩增目的基因 | 第48页 |
·目的片段的亚克隆 | 第48-49页 |
·序列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| 第50页 |
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| 第50-51页 |
·目的基因的转化 | 第51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| 第51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检测 | 第51-54页 |
·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| 第54页 |
·转基因植株解剖结构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5-63页 |
·毛白杨PtIAA1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| 第55-58页 |
·PtIAA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植物转化 | 第59-61页 |
·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| 第61页 |
·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检测 | 第61-62页 |
·转基因杨树定量PCR检测 | 第62页 |
·转基因杨树表型及解剖结构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讨论 | 第63-67页 |
·PtIAA1基因的克隆 | 第63-65页 |
·PtIAA1基因的组织差异性表达分析 | 第65页 |
·PtIAA1基因转化研究 | 第65-67页 |
3 毛白杨PtABP1基因的克隆及在杨树中的表达 | 第67-83页 |
·引言 | 第67页 |
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67-72页 |
·试验材料及其来源 | 第67-68页 |
·杨树基因组 DNA提取 | 第68页 |
·RNA提取和cDNA合成 | 第68页 |
·RT-PCR扩增目的基因 | 第68页 |
·目的片段的亚克隆 | 第68页 |
·序列分析 | 第68页 |
·PtABP1基因表达的mRNA原位杂交定位 | 第68-70页 |
·PtABP1基因表达的mRNA原位RT-PCR定位 | 第70-71页 |
·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| 第71页 |
·目的基因转化 | 第71-72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| 第72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杂交检测 | 第72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定量 PCR检测 | 第72页 |
·转基因植株解剖结构分析 | 第7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2-80页 |
·毛白杨PtABP1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| 第72-75页 |
·原位杂交分析PtABP1在杨树茎中的表达情况 | 第75页 |
·原位RT-PCR分析PtABP1在杨树茎中的表达情况 | 第75-76页 |
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植物转化 | 第76-78页 |
·转化植株的 PCR检测 | 第78页 |
·PtABP1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杂交检测分析 | 第78-79页 |
·转基因杨树定量 PCR检测 | 第79页 |
·转基因杨树的解剖结构分析 | 第79-80页 |
·讨论 | 第80-83页 |
·PtABP1基因的克隆 | 第80-81页 |
·PtABP1基因的组织定位研究 | 第81-82页 |
·ABP1转基因研究 | 第82-83页 |
结论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98页 |
致谢 | 第98-99页 |
附录一 | 第99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