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境犯罪研究
绪论 | 第1-10页 |
第一章 环境犯罪概述 | 第10-16页 |
一、环境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二、环境犯罪的概念 | 第11-16页 |
(一) 国外刑法理论关于环境犯罪的定义及其评价 | 第11-12页 |
(二) 国内刑法理论关于环境犯罪的定义及其评价 | 第12-13页 |
(三) 本文关于环境犯罪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(四) 环境犯罪与公害犯罪的区别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环境犯罪的立法发展 | 第16-28页 |
一、国外惩治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考察 | 第16-20页 |
(一) 大陆法系关于环境犯罪刑事立法 | 第16-18页 |
(二) 英美法系关于环境犯罪刑事立法 | 第18-20页 |
二、我国惩治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进程 | 第20-23页 |
(一) 我国环境立法现状 | 第20-22页 |
(二) 我国目前环境立法中存在的不足 | 第22-23页 |
三、环境犯罪独立化之思考 | 第23-28页 |
(一) 我国环境犯罪独立化的依据 | 第24-27页 |
(二) 环境刑法与环境犯罪的关系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环境犯罪的犯罪构成 | 第28-49页 |
一、环境犯罪的犯罪客体 | 第28-32页 |
(一) 传统环境犯罪客体学说及评价 | 第28-30页 |
(二) 环境权问题 | 第30-32页 |
二、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 | 第32-39页 |
(一)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客观表现 | 第32-33页 |
(二) 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中的结果犯 | 第33-34页 |
(三) 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中的行为犯 | 第34页 |
(四) 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中的危险犯 | 第34-36页 |
(五) 环境犯罪中应适用有限制的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| 第36-39页 |
三、环境犯罪的犯罪主体 | 第39-43页 |
(一) 环境犯罪中的单位主体 | 第40-41页 |
(二) 国际环境犯罪中国家主体问题的探讨 | 第41-43页 |
四、环境犯罪的主观方面 | 第43-49页 |
(一) 环境犯罪主观方面之故意 | 第43-44页 |
(二) 环境犯罪主观方面之过失 | 第44-46页 |
(三) 环境犯罪主观方面之无过错责任 | 第46-49页 |
第四章 惩治环境犯罪刑事立法中的问题及完善 | 第49-53页 |
一、惩治废物犯罪刑事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| 第49-50页 |
二、污染类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| 第50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