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全谐振LCC的高压高功率变换器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应用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发展趋势 | 第11-12页 |
| ·技术演变 | 第12-14页 |
| ·过去的技术 | 第12-13页 |
| ·目前的技术 | 第13-14页 |
| ·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| 第14-17页 |
| 第二章 整体方案 | 第17-30页 |
| ·设计指标 | 第17页 |
| ·系统框图 | 第17-18页 |
| ·LCC 谐振变换器 | 第18-20页 |
| ·高压变压器 | 第18-19页 |
| ·LCC 谐振变换器 | 第19-20页 |
| ·LCC 谐振变换器的利与弊 | 第20页 |
| ·全谐振控制器 | 第20-30页 |
| ·谐振 | 第21-22页 |
| ·全谐振控制方式 | 第22-23页 |
| ·全谐振控制方式的利与弊 | 第23-24页 |
| ·启动电路 | 第24页 |
| ·死区 | 第24-25页 |
| ·开关超前角 | 第25-30页 |
| 第三章 全谐振控制电路的设计 | 第30-43页 |
| ·谐振电流检测电路 | 第30-33页 |
| ·电流互感器 | 第31-32页 |
| ·差分放大器 | 第32-33页 |
| ·MOS 管开关逻辑电路 | 第33-36页 |
| ·时钟提取电路 | 第34-35页 |
| ·锁存电路 | 第35-36页 |
| ·逻辑电路 | 第36页 |
| ·自启动电路 | 第36-38页 |
| ·死区调节电路 | 第38-39页 |
| ·开关超前角电路 | 第39-42页 |
| ·控制电路完整电路图 | 第42-43页 |
| 第四章 LCC 谐振腔的设计 | 第43-55页 |
| ·建立模型 | 第43-44页 |
| ·模型化简 | 第44-47页 |
| ·化简并联谐振电容 | 第44-45页 |
| ·化简变压器 | 第45页 |
| ·化简串联谐振电容 | 第45-47页 |
| ·负载电阻Rl对输出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| ·Le、Cp 对输出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| ·谐振频率对输出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| ·并联电容对输出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Le、Cp 参数的确定 | 第52页 |
| ·串联谐振电容Cs 对输出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| ·最终参数 | 第53-55页 |
| 第五章 反馈补偿的设计 | 第55-65页 |
| ·反馈控制器 | 第55-56页 |
| ·延时来源 | 第56-57页 |
| ·环路补偿模型 | 第57-63页 |
| ·开关电源闭环控制基本原理 | 第57-59页 |
| ·引入隔离延时 | 第59-60页 |
| ·高频补偿 | 第60-62页 |
| ·仿真 | 第62-63页 |
| ·环路补偿电路 | 第63-65页 |
| 第六章 测试结果 | 第65-72页 |
| ·输出电压波形 | 第65-67页 |
| ·全谐振控制器测试波形 | 第67-69页 |
| ·变换器控制环测试波形 | 第69页 |
| ·开环效率测试 | 第69-70页 |
| ·实物图 | 第70-72页 |
| 第七章 结论 | 第72-74页 |
| 符号说明 | 第74-77页 |
| 全系统原理图 | 第77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|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