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高速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主轴刚度研究
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4页 |
| ·高速切削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| 第9-10页 |
| ·高速切削的应用与高速电主轴的发展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·高速切削的优点 | 第10-11页 |
| ·高速切削的应用 | 第11页 |
| ·高速电主轴技术的发展 | 第11-13页 |
| ·主轴部件静刚度分析的现状 | 第13-23页 |
| ·根据静态弹性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| ·根据不出现切削自激振动的条件 | 第15-22页 |
| ·其他的一些要求 | 第22-23页 |
| ·本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23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4页 |
| 第二章 主轴刚度的分析 | 第24-52页 |
| ·主轴部件静刚度的评定 | 第24-25页 |
| ·两支承主轴部件的刚度 | 第25-41页 |
| ·只承受 P的卸荷主轴部件 | 第25-28页 |
| ·只承受 M的卸荷主轴部件 | 第28-30页 |
| ·两支承非卸荷主轴部件的刚度 | 第30-35页 |
| ·考虑支反力矩时主轴部件的刚度 | 第35-41页 |
| ·三支承主轴部件的刚度 | 第41-50页 |
| ·一般原理与计算公式 | 第41-45页 |
| ·最佳参数的选择 | 第45-47页 |
| ·考虑支承反力矩时主轴部件刚度的计算 | 第47-50页 |
| ·小结 | 第50-52页 |
| 第三章 轴承刚度的分析 | 第52-62页 |
| ·角接触球轴承静刚度的计算 | 第52-57页 |
| ·角接触球轴承受力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轴承的轴向预紧与位移 | 第54页 |
| ·轴承的径向刚度 | 第54-55页 |
| ·本课题主轴轴承静刚度的计算 | 第55-57页 |
| ·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受力分析及动刚度的计算 | 第57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四章 主轴部件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| 第62-70页 |
| ·ANSYS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| 第62-63页 |
| ·ANSYS中的结构线性静力分析 | 第62页 |
| ·静力分析的定义 | 第62页 |
| ·静力分析中的载荷 | 第62页 |
| ·ANSYS线性静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| 第62-63页 |
| ·构建有限元模型 | 第62页 |
| ·施加载荷 | 第62页 |
| ·求解 | 第62页 |
| ·后处理 | 第62-63页 |
| ·高速电主轴静态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 | 第63-69页 |
| ·构建几何模型 | 第63页 |
| ·单元类型的选择与网格划分 | 第63-66页 |
| ·BEAM23二维塑性梁单元 | 第63-64页 |
| ·COMBIN14弹簧——阻尼单元 | 第64-65页 |
| ·MASS21结构点质量单元 | 第65-66页 |
| ·网格划分 | 第66页 |
| ·典型切削条件下主轴所受切削力的计算 | 第66-67页 |
| ·电主轴单元的静态变形 | 第67-69页 |
| ·电主轴静刚度的计算 | 第67-68页 |
| ·轴承预紧力对主轴静刚度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| 结论 | 第70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6页 |
|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