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秆制浆漂白新工艺及其机理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40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8-24页 |
| ·造纸技术的发展历史 | 第18-20页 |
| ·制浆造纸工业概况 | 第20-22页 |
| ·我国非木材制浆造纸的发展简介 | 第22-24页 |
| ·棉秆资源状况及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应用现状 | 第24-26页 |
| ·制浆理论及技术的发展 | 第26-36页 |
| ·硫酸盐法蒸煮 | 第26-29页 |
| ·烧碱-蒽醌法蒸煮 | 第29页 |
| ·现代漂白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| 第29-36页 |
| ·仪器分析在木素研究中的应用 | 第36-38页 |
| ·紫外-可见光光谱的应用 | 第37页 |
| ·红外光谱的应用 | 第37-38页 |
| ·核磁共振波谱应用 | 第38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| 第38-40页 |
| ·研究意义和目的 | 第38页 |
| ·论文研究内容 | 第38-40页 |
| 第二章 棉秆化学成分及木素结构分析 | 第40-57页 |
| ·棉秆化学成分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·原料 | 第42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42页 |
| ·分析结果 | 第42-43页 |
| ·棉秆木素结构分析 | 第43-56页 |
| ·原料 | 第45页 |
| ·原料木素分离提纯 | 第45-46页 |
| ·紫外光谱检测及分析 | 第46-47页 |
| ·红外光谱检测及分析 | 第47-51页 |
| ·~(13)C-NMR核磁共振检测及分析 | 第51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三章 棉秆常规蒸煮工艺优化及其碱木素分析 | 第57-79页 |
| ·棉秆常规蒸煮方法工艺条件的优化 | 第57-64页 |
| ·原料 | 第57页 |
| ·蒸煮方法 | 第57-58页 |
| ·正交实验条件 | 第58页 |
| ·分析检测 | 第58页 |
| ·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8-64页 |
| ·棉秆蒸煮黑液碱木素及纸浆残余木素分析 | 第64-78页 |
| ·黑液碱木素分离提纯 | 第64页 |
| ·纸浆残余木素分离提纯 | 第64-65页 |
| ·棉秆黑液碱木素及纸浆残余木素分析 | 第65-7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| 第四章 棉秆蒸煮脱木素反应动力学研究 | 第79-89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79-80页 |
| ·原料 | 第79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79-80页 |
| ·蒸煮工艺 | 第80页 |
| ·分析检测 | 第80页 |
| ·结果及讨论 | 第80-85页 |
| ·脱木素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 | 第80页 |
| ·蒸煮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| 第80-83页 |
| ·棉秆蒸煮脱木素反应活化能的计算 | 第83-85页 |
| ·与麦草蒸煮脱木素反应活化能的比较 | 第85-8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| 第五章 棉秆蒸煮脱木素反应历程及纤维分离点的研究 | 第89-9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90页 |
| ·原料 | 第90页 |
| ·蒸煮方法 | 第90页 |
| ·蒸煮工艺 | 第90页 |
| ·分析检测 | 第90页 |
| ·结果及讨论 | 第90-96页 |
| ·木素脱除率变化 | 第90-93页 |
| ·纸浆得率变化 | 第93页 |
| ·碳水化合物降解率变化 | 第93页 |
| ·纸浆筛渣率变化规律及纤维分离点确定 | 第93-9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| 第六章 棉秆蒸煮预处理技术及蒸煮助剂的研究 | 第97-113页 |
| ·棉秆蒸煮预处理技术研究 | 第97-107页 |
| ·预处理方法 | 第97页 |
| ·检测项目 | 第97页 |
| ·紫外光谱分析 | 第97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97-98页 |
| ·实验方案 | 第9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98-107页 |
| ·蒸煮助剂研究 | 第107-111页 |
| ·蒸煮工艺 | 第107页 |
| ·黑液碱木素提纯 | 第107-108页 |
| ·黑液碱木素改性 | 第10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8-11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1-113页 |
| 第七章 棉秆浆漂白工艺的研究 | 第113-127页 |
| ·纸浆漂白现状 | 第113-114页 |
| ·棉秆浆常规漂白 | 第114-121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115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115页 |
| ·H单段漂白和H—H两段漂白 | 第115-118页 |
| ·CEH三段漂 | 第118-119页 |
| ·CED三段漂 | 第119页 |
| ·CEP三段漂 | 第119-120页 |
| ·棉秆不同部位纸浆的CEH漂白 | 第120-121页 |
| ·棉秆浆ECF漂白 | 第121-125页 |
| ·常规蒸煮棉秆浆的DQP漂白 | 第121-123页 |
| ·常规蒸煮棉秆浆的ODQP漂白 | 第123-124页 |
| ·预处理和添加助剂蒸煮得到的纸浆ODQP漂 | 第124-125页 |
| ·棉秆浆TCF漂白 | 第125-126页 |
| ·两种棉秆浆的OQP漂白 | 第125-126页 |
| ·两种棉秆浆的OQP漂白结果 | 第1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26-127页 |
| 第八章 棉秆浆打浆及配抄性能的研究 | 第127-150页 |
| ·棉秆浆打浆性能的研究 | 第127-139页 |
| ·原料及制浆方法 | 第127-128页 |
| ·PFI磨打浆及纤维长度分析 | 第128页 |
| ·光学显微镜观察 | 第128页 |
| ·扫描电镜观察 | 第128页 |
| ·保水值测定 | 第12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28-139页 |
| ·棉秆浆配抄性能的研究 | 第139-149页 |
| ·棉秆浆配抄防水铜版原纸的实验 | 第139-143页 |
| ·棉秆浆配抄低定量涂布原纸的实验 | 第143-1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49-150页 |
| 结论 | 第150-1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54-16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| 第166-168页 |
| 致谢 | 第1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