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36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9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9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9-32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22-31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| 第31-32页 |
·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论文研究的思路 | 第32页 |
·论文研究的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34-36页 |
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综述 | 第36-49页 |
·有关信息经济的基本理论 | 第36-39页 |
·有关高新技术产业与新经济的基本理论 | 第39-41页 |
·有关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 | 第41-45页 |
·有关产业关联的基本理论 | 第45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3章 国内外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框架 | 第49-75页 |
·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| 第49-66页 |
·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| 第49-51页 |
·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| 第51-54页 |
·美国日本印度及亚洲新兴国家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借鉴 | 第54-66页 |
·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| 第66-73页 |
·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概述 | 第66-68页 |
·我国信息产业的区域发展模式 | 第68-73页 |
·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框架 | 第73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4章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| 第75-94页 |
·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| 第75-79页 |
·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| 第75-76页 |
·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 | 第76-79页 |
·我国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协整分析 | 第79-89页 |
·有关协整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| 第80-83页 |
·我国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协整分析 | 第83-89页 |
·我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| 第89-93页 |
·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模型 | 第89-91页 |
·我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| 第91-9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5章 信息产业对经济结构影响的分析 | 第94-108页 |
·信息产业对经济结构影响的机理 | 第94-97页 |
·以信息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 | 第94-95页 |
·以信息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 | 第95-97页 |
·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作用 | 第97-99页 |
·基于VAR的信息产业对经济结构影响的动态研究 | 第99-107页 |
·向量自回归模型的适应性研究 | 第99-100页 |
·我国信息产业对经济结构影响的动态研究 | 第100-10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7-108页 |
第6章 信息产业对就业影响的分析 | 第108-121页 |
·就业结构优化的主要趋势 | 第108-109页 |
·信息产业与就业总量的关联性研究 | 第109-114页 |
·信息产业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| 第114-119页 |
·信息产业对就业影响的总体分析 | 第119-1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0-121页 |
第7章 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驱动枢纽和重点行业分析 | 第121-147页 |
·信息产业网络效应分析和结构优化方向 | 第121-125页 |
·信息产业的网络效应分析 | 第121-123页 |
·信息产业结构优化方向 | 第123-125页 |
·以电子商务作为国民经济影响的驱动枢纽 | 第125-137页 |
·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驱动作用的内涵 | 第125-130页 |
·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| 第130-134页 |
·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影响的趋势分析 | 第134-137页 |
·软件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分析 | 第137-146页 |
·软件产业已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137页 |
·有关国家软件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| 第137-140页 |
·软件产业对经济影响的特性分析 | 第140-142页 |
·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障碍和路径 | 第142-1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6-147页 |
第8章 基于国民经济影响的信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及黑龙江省实证分析 | 第147-176页 |
·信息产业发展能力的评价 | 第147-154页 |
·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与发展能力评价的关联性 | 第147页 |
·信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准则 | 第147-148页 |
·信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48-151页 |
·信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| 第151-154页 |
·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| 第154-175页 |
·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| 第154-158页 |
·黑龙江省基于经济发展的信息产业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 | 第158-162页 |
·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 | 第162-165页 |
·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影响分析 | 第165-168页 |
·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发展能力实证分析 | 第168-1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75-176页 |
第9章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| 第176-187页 |
·实行长链条宽领域信息产业管理模式 | 第176-177页 |
·以民营资本和外资为核心加大信息产业的投入 | 第177-179页 |
·积极推进软件产业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| 第179-181页 |
·基于信息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电子商务 | 第181-182页 |
·大力扶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| 第182-184页 |
·积极培育一批信息产业骨干企业 | 第184页 |
·大力培养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| 第184-185页 |
·建立健全信息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| 第185-1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6-187页 |
结论 | 第187-1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9-20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202-203页 |
致谢 | 第203-20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2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