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地下水与基础论文

建筑基础腐蚀性试验与评价研究

内容提要第1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35页
   ·腐蚀的危害与问题的提出第9-12页
   ·地下水、场地土腐蚀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12-22页
     ·国外腐蚀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腐蚀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·GIS 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-22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概况第22-25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研究依据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研究范围与条件第24-25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5-35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-27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7-29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与工作量第29-35页
第2章 地下水、场地土的腐蚀原理与规范评价标准第35-81页
   ·地下水、场地土的腐蚀原理第35-62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、场地土腐蚀混凝土的物理化学原理第35-42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、场地土腐蚀岩土工程中钢材料的电化学原理第42-45页
     ·影响钢筋混凝土腐蚀的因素第45-62页
   ·地下水、场地土腐蚀性的规范评价标准第62-65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标准第62-64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标准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标准第65页
   ·地下水、场地土腐蚀的防治原理与措施第65-76页
     ·水土对混凝土腐蚀的防治原理与措施第65-71页
     ·水土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防治原理与措施第71-76页
     ·水土对地下钢结构基础腐蚀的防治原理与措施第76页
   ·小结第76-81页
第3章 研究区概况及其地下水、场地土化学成分特征第81-159页
   ·研究区概况与腐蚀环境类型的确定第81-86页
     ·人文与地理交通概况第81页
     ·水文气象第81-83页
     ·建筑及其它工业概况第83-84页
     ·地质概况第84-86页
   ·腐蚀环境类别的确定第86-87页
   ·地下水、场地土水文化学成分特征第87-155页
     ·腐蚀因子等值线图与立体网格线图的编制第87-104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腐蚀成分的分布特征第104-131页
     ·场地土腐蚀成分的分布特征第131-155页
     ·影响场地腐蚀成分分布的因素分析第155页
   ·小结第155-159页
第4章 研究区地下水、土的腐蚀性规范评价与分区第159-196页
   ·研究区腐蚀等级、类型分区图的绘制第159-162页
     ·分析具有腐蚀性的因子第159-160页
     ·制图原理与步骤第160-162页
   ·地下水对混凝土、钢筋、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与分区第162-180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与分区第171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对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与分区第171-180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与分区第180页
   ·场地土对混凝土及其钢筋的腐蚀性评价与分区第180-191页
     ·场地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与分区第180-186页
     ·场地土对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与分区第186-191页
   ·研究区地下水、场地土腐蚀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91-194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的腐蚀性分区综述及其腐蚀原因第191-193页
     ·场地土的腐蚀性分区综述及其腐蚀原因第193-194页
   ·小结第194-196页
第5章 基于GIS 的地下水、场地土腐蚀性规范评价系统的创建第196-207页
   ·评价系统结构设计第196-197页
     ·系统总体结构图第196-197页
     ·地理信息子系统第197页
     ·数据管理子系统第197页
   ·评价系统功能设计第197-198页
   ·评价系统的建立第198-199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导入第198页
     ·界面设计第198-199页
     ·程序语言编写第199页
   ·评价系统的实现效果第199-206页
     ·界面的实现效果第199-201页
     ·查询系统的验证第201-203页
     ·输入功能及评价过程的验证第203-205页
     ·退出系统第205页
     ·土质评价系统第205-206页
   ·小结第206-207页
第6章 混凝土腐蚀试验与试验结果分析第207-283页
   ·概述第207-208页
   ·混凝土试块的计算、制备与腐蚀溶液的配制第208-213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第208-211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试块的制备与养护第211-212页
     ·腐蚀溶液的配制第212-213页
   ·混凝土单因素腐蚀试验与结果分析第213-251页
     ·单因素腐蚀试验设计第213-215页
     ·单因素腐蚀效应的监测与评价方法第215-217页
     ·单因素腐蚀试验结果及其分析第217-244页
     ·单因素腐蚀厚度的预测及其评价模型的建立第244-251页
   ·混凝土多因素腐蚀正交试验与结果分析第251-277页
     ·正交试验原理与正交表简介第251-255页
     ·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简介第255-264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的腐蚀正交试验设计第264-270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的腐蚀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270-274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多因素腐蚀的机理分析第274-276页
     ·预测多因素腐蚀厚度与建立评价模型的原理第276-277页
   ·小结第277-283页
第7章 结论第283-290页
参考文献第290-296页
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296-297页
致谢第297-298页
中文摘要第298-304页
英文摘要第304-309页

论文共30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二甲基醚液滴超临界蒸发的数值研究
下一篇:针刺对周围性面瘫兔面神经核GDNF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