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及改进措施的目的 | 第9-10页 |
·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及改进措施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0-14页 |
·主观评价法 | 第11-12页 |
·当量评价指标 | 第12页 |
·空气耗氧量 | 第12页 |
·动态模式法 | 第12-13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法 | 第13-14页 |
·灰色综合评判法 | 第14页 |
·目前主要的空气品质的改进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4页 |
·本文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及内容 | 第14-15页 |
注释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室内污染物来源及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| 第16-25页 |
·空调水系统污染的主要途径及其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冷冻水系统污染及其危害 | 第16页 |
·冷却水系统污染及其危害 | 第16-17页 |
·冷凝水系统污染及其危害 | 第17页 |
·空调风系统污染的主要途径及其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·新风的“质”和“量”问题 | 第17页 |
·回风污染 | 第17-18页 |
·送风系统污染 | 第18页 |
·排风问题 | 第18页 |
·空调设备 | 第18页 |
·室内建材、装饰物和人体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| 第18-24页 |
·一氧化碳的来源及危害 | 第18-19页 |
·二氧化碳的来源及危害 | 第19页 |
·甲醛的来源及危害 | 第19-20页 |
·苯的来源及危害 | 第20-21页 |
·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TVOC)的来源及危害 | 第21页 |
·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及危害 | 第21-22页 |
·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| 第22页 |
·氨的来源及危害 | 第22-23页 |
·二氧化硫的来源及危害 | 第23页 |
·臭氧的来源及危害 | 第23页 |
·氡的来源及危害 | 第23-24页 |
注释: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可拓学基础理论概述 | 第25-38页 |
·可拓学的基本概念 | 第25-32页 |
·物元的定义 | 第25-26页 |
·可拓集合 | 第26-27页 |
·物元可拓集合 | 第27-28页 |
·物元可拓域与稳定域 | 第28页 |
·可拓集合中的三种变换 | 第28-29页 |
·关联函数 | 第29-32页 |
·可拓学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| 第32-37页 |
·可拓学评价法的有关概念 | 第33页 |
·可拓学评价法的具体步骤 | 第33-36页 |
·可拓学评价法的实现 | 第36-37页 |
·可拓学评价法的优点 | 第37页 |
注释: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空气品质评价的具体方法 | 第38-52页 |
·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室内空气品质标准 | 第38-39页 |
·评价指标的选择 | 第38页 |
·室内空气品质标准 | 第38-39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9-44页 |
·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| 第40-44页 |
·可拓优度评价法的基本程序 | 第44-45页 |
·空气品质可拓学评价实例 | 第45-51页 |
注释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可拓学评价方法的检验-灰色综合评判法 | 第52-61页 |
·灰色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 | 第52页 |
·灰色系统 | 第52-53页 |
·灰色综合评判法的计算方法 | 第53-55页 |
·评价实例-可拓学评价方法的检验 | 第55-60页 |
·待评序列及评价标准序列的确定 | 第55-56页 |
·原始序列的预处理 | 第56-57页 |
·求差序列及两级最大差和最小差 | 第57-58页 |
·求关联系数及计算关联度 | 第58-60页 |
注释 | 第60-61页 |
第6章 室内空气品质的改进措施 | 第61-75页 |
·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改进措施 | 第61-66页 |
·中央空调风管系统的污染 | 第61-62页 |
·中央空调风管清洗的重要性 | 第62-63页 |
·中央空调风管清洗设备简介 | 第63-64页 |
·中央空调风管清洗流程 | 第64-65页 |
·中央空调风管清洗的效果 | 第65-66页 |
·用静电空气净化器改善空调房间室内空气品质 | 第66-69页 |
·静电空气净化器的特点 | 第67页 |
·横向极配结构的空气净化机结构及原理 | 第67-68页 |
·横向极配结构的空气净化机的应用实例 | 第68-69页 |
·横向极配结构的空气净化机的效果与建议 | 第69页 |
·用光触媒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| 第69-74页 |
·光触媒净化作用原理 | 第70-71页 |
·光触媒的效应 | 第71-72页 |
·光触媒应用产品 | 第72-73页 |
·光触媒的应用 | 第73页 |
·光催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| 第73-74页 |
注释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附录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