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初探
| 引言 | 第1-7页 |
| 一、善意取得的概念和界定 | 第7-11页 |
| (一) 善意取得的基本概念 | 第7-8页 |
| (二) 善意取得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8-11页 |
| 二、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考察 | 第11-14页 |
| (一) 罗马法中自非权利人取得的时效制度 | 第11-12页 |
| (二) 善意取得制度的另一起源 | 第12-14页 |
| 三、善意取得制度存在的理论依据 | 第14-19页 |
| (一) 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的学说 | 第14-15页 |
| (二)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——公信力 | 第15-19页 |
| 四、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分析 | 第19-29页 |
| (一) 受让人须基于法律行为从让与人处取得财产 | 第19-20页 |
| (二) 让与人须为无权处分财产的占有人 | 第20-22页 |
| (三) 交易的标的物须为动产 | 第22-23页 |
| (四) 受让人受让动产须出于善意 | 第23-27页 |
| (五) 受让人已实际占有动产 | 第27-29页 |
| 五、我国的立法现状与相关问题 | 第29-39页 |
| (一) 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现状 | 第29-30页 |
| (二)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| 第30-39页 |
| 结语 | 第39-40页 |
| 注释 | 第40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| 论文摘要(中文) | 第45-48页 |
| 论文摘要(英文) | 第48-52页 |
| 后记 | 第52-53页 |
| 导师及作者简介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