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段施工体外预应力桥梁力学性能研究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节段拼装体外预应力桥梁的发展概况 | 第11-14页 |
·预制节段拼装技术简介 | 第11页 |
·体外预应力技术简介 | 第11-12页 |
·节段拼装体外预应力桥梁发展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体外预应力桥梁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体外预应力桥梁试验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体外预应力桥梁非线性有限元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体外预应力桥梁的受力性能及其分析方法 | 第18-30页 |
·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与分析特点 | 第18-21页 |
·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21-26页 |
·混凝土单元类型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·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模拟的单元类型 | 第22-24页 |
·混凝土和钢材的本构关系 | 第24-25页 |
·混凝土的应力—应变关系 | 第24页 |
·普通钢筋的应力—应变关系 | 第24页 |
·预应力钢筋的应力—应变关系 | 第24-25页 |
·接缝的处理 | 第25-26页 |
·接缝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接缝的模拟 | 第25-26页 |
·非线性有限元求解及收敛准则 | 第26-28页 |
·增量法 | 第27页 |
·迭代法 | 第27页 |
·增量迭代混合法 | 第27-28页 |
·收敛标准 | 第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体外预应力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| 第30-47页 |
·大变形问题的基本方程 | 第30-34页 |
·参考构形 | 第30-31页 |
·大变形情况下应变及应力的度量 | 第31-33页 |
·格林应变 | 第31-32页 |
·应变与位移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·克希霍夫应力 | 第33页 |
·大变形情况的本构关系 | 第33-34页 |
·大变形问题增量解的T.L列式 | 第34-35页 |
·单元分析 | 第35-44页 |
·一般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八节点平面四边形单元 | 第36-39页 |
·单元的描述 | 第36-37页 |
·应变增量 | 第37-38页 |
·应力增量 | 第38页 |
·系统平衡方程 | 第38-39页 |
·数值积分 | 第39页 |
·析架单元 | 第39-41页 |
·单元切线刚度矩阵 | 第39-40页 |
·单元等效节点荷载和不平衡力 | 第40-41页 |
·接缝单元 | 第41-44页 |
·接缝工作状态的判定方法 | 第41页 |
·接缝自由度耦合 | 第41-42页 |
·斜向接缝处理 | 第42-44页 |
·混凝土材料的变弹性模型 | 第44-46页 |
·破坏准则 | 第44-45页 |
·非线性指标 | 第45页 |
·等效的一维应力应变关系 | 第45-46页 |
·泊松比的计算 | 第46页 |
·计算变弹性本构矩阵 | 第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面向对象的有限元程序设计 | 第47-58页 |
·面向对象有限元方法概述 | 第47-50页 |
·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| 第47-49页 |
·对象和类 | 第48页 |
·面向对象 | 第48-49页 |
·面向对象的有限元程序设计 | 第49页 |
·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| 第49-50页 |
·面向对象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 | 第50-57页 |
·面向对象的分析 | 第50-54页 |
·对象识别的结果 | 第51页 |
·类/对象间的静态关系描述 | 第51-53页 |
·对象属性和方法的确定 | 第53-54页 |
·面向对象的设计 | 第54-56页 |
·单元考证 | 第56-57页 |
·杆单元的考证 | 第56-57页 |
·曲边四边形单元考证 | 第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体外预应力结构力学性能影响参数分析 | 第58-70页 |
·试验模型简介 | 第58-60页 |
·接缝对接结构性能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·剪跨比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·剪跨比m | 第62页 |
·剪跨比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·体外索初张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·普通钢筋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2页 |
研究成果 | 第70页 |
后续工作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附录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