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9页 |
·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和构成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国外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国外研究 | 第15页 |
·国内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具体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实证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国外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简要评述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中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的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19-33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19-22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| 第19-20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20-21页 |
·指标体系具体设置 | 第21-22页 |
·评价方法与处理结果 | 第22-25页 |
·数据来源说明 | 第22页 |
·无量纲化处理 | 第22-23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23-25页 |
·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25-27页 |
·东、西、中部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中部六省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27-30页 |
·东、西、中部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28页 |
·中部六省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28-30页 |
·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相关性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33-45页 |
·区域创新能力的涵义 | 第33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3-35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指标体系具体设置 | 第34-35页 |
·研究方法与处理结果 | 第35-39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6-37页 |
·无量纲化 | 第37页 |
·因子分析处理 | 第37-39页 |
·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39-43页 |
·东、西、中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40-41页 |
·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及建议 | 第43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43-45页 |
第5章 中部地区区域创新绩效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45-55页 |
·评价思路 | 第45-46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说明 | 第46-47页 |
·指标设立 | 第46-47页 |
·各指标选取年份说明 | 第47页 |
·研究方法与处理结果 | 第47-51页 |
·DEA模型简介 | 第47-49页 |
·DEA模型的经济学意义 | 第49页 |
·处理结果 | 第49-51页 |
·区域创新绩效评价与比较研究 | 第51-54页 |
·结果比较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中部地区DEA无效原因及改进对策 | 第52-54页 |
·小结及政策建议 | 第54-55页 |
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| 第55-58页 |
·研究总结 | 第55-5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56-58页 |
附录1 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评价原始数据 | 第58-62页 |
附录2 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评价原始数据 | 第62-66页 |
附录3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原始数据 | 第66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