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部分 安全保障义务在比较法上的考察 | 第8-13页 |
一、罗马法上提出的旅店主人对旅客财产负较重责任的原则 | 第8页 |
二、《德国民法典》中有关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 | 第8-9页 |
三、法国法上的保安债务 | 第9页 |
四、日本之安全顾虑义务 | 第9-10页 |
五、我国台湾地区“民法”第184条第2款规定 | 第10页 |
六、英美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 | 第10-12页 |
七、我国现行有关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规定 | 第12-13页 |
第二部分 安全保障义务产生的来源分析 | 第13-16页 |
一、法律直接规定 | 第13页 |
二、合同的约定义务和附随义务 | 第13-15页 |
三、先前行为使得当事人陷入危险,产生的救助义务 | 第15页 |
四、自愿承担而产生的安全保障义务 | 第15-16页 |
第三部分 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 | 第16-24页 |
一、合同的附随义务说 | 第16-17页 |
二、法定义务说 | 第17-18页 |
三、本文的观点:注意义务说 | 第18-24页 |
第四部分 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限度范围——特定人对特定人的作为义务 | 第24-38页 |
一、判断是否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标准 | 第25-28页 |
二、安全保障义务的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的关系 | 第28-33页 |
三、安全保障义务合理限度范围的判断标准 | 第33-35页 |
四、安全保障义务合理限度范围的动态发展——有扩张的趋势 | 第35-38页 |
第五部分 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及证明责任分配原则 | 第38-46页 |
一、过错责任 | 第38-39页 |
二、过错推定的举证方法 | 第39-41页 |
三、特定情况下的公平责任 | 第41页 |
四、第三人侵权情况下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 | 第41-46页 |
第六部分 公共场所安全保障责任风险分散与转移的方式——公众责任保险 | 第46-51页 |
一、公众责任保险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| 第46-49页 |
二、安全保障责任的社会化之路——发展公众责任保险,构建和谐社会 | 第49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4-55页 |
后记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