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8页 |
1 引论 | 第18-33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18-24页 |
·发展绿色农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| 第18-21页 |
·山东省农业发展实力 | 第21页 |
·山东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条件 | 第21-23页 |
·山东省发展绿色农业面临的问题 | 第23-24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24-27页 |
·国外绿色食品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绿色农业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 | 第27-30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27-2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9-30页 |
·本论文的内容体系 | 第30-31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31-33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31-32页 |
·本文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| 第32-33页 |
2 绿色农业理论研究 | 第33-45页 |
·传统理论整理研究 | 第33-41页 |
·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33页 |
·生态农业理论 | 第33-36页 |
·立体农业理论 | 第36-38页 |
·精确农业理论 | 第38-39页 |
·相关管理标准 | 第39-41页 |
·绿色农业含义及内容 | 第41-45页 |
·传统绿色农业含义 | 第41页 |
·绿色农业主要特点 | 第41-42页 |
·本文提出的绿色农业含义 | 第42页 |
·本文提出的大绿色农业系统 | 第42-43页 |
·本文提出的绿色农业研究方法及内容 | 第43-45页 |
3 绿色农业流程分析 | 第45-84页 |
·绿色农资采购 | 第45-56页 |
·本文提出的“绿色农资采购”的含义 | 第45-46页 |
·绿色农资采购的内容 | 第46-52页 |
·山东省农资采购的现状及问题 | 第52-53页 |
·农户购买绿色农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对绿色农资采购的相应政策建议 | 第55-56页 |
·绿色生产 | 第56-64页 |
·绿色生产的含义 | 第56-57页 |
·山东省农产品生产概况 | 第57-62页 |
·山东省现有的绿色生产行为分析-以无公害蔬菜生产为例 | 第62-63页 |
·促进山东省发展绿色生产的建议 | 第63-64页 |
·绿色加工 | 第64-67页 |
·山东省农产品绿色加工现状 | 第64-65页 |
·山东省农产品加工行为 | 第65-67页 |
·对山东省农产品绿色加工的建议 | 第67页 |
·绿色营销 | 第67-79页 |
·绿色营销理论的演变过程 | 第67-71页 |
·山东省农产品营销的现状 | 第71-73页 |
·绿色价格策略 | 第73-74页 |
·绿色品牌策略 | 第74-75页 |
·山东省绿色农业营销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| 第75-79页 |
·绿色文化 | 第79-84页 |
·绿色文化的含义 | 第79-81页 |
·区域绿色文化 | 第81-82页 |
·绿色消费的含义 | 第82-84页 |
4 绿色农业评价体系研究 | 第84-122页 |
·农业评价工作的发展 | 第84-88页 |
·构建绿色农业评价体系的意义 | 第84-85页 |
·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的发展简史 | 第85-87页 |
·农业产业绩效综合评价的现状 | 第87页 |
·对我国评价体系现状进行的总结与思考 | 第87-88页 |
·综合评价理论研究 | 第88-96页 |
·综合评价的含义及意义 | 第88-91页 |
·综合评价的结构 | 第91-92页 |
·综合评价的步骤 | 第92-94页 |
·综合评价研究的内容及分类 | 第94-96页 |
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96-107页 |
·综合评价指标 | 第97-100页 |
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00-103页 |
·综合评价指标的量化 | 第103-105页 |
·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 | 第105-106页 |
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开放性研究 | 第106-107页 |
·本文确定的绿色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07-111页 |
·绿色农资采购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07页 |
·绿色农产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07页 |
·绿色加工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07-109页 |
·绿色营销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09页 |
·绿色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09页 |
·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(合成) | 第109-111页 |
·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| 第111-122页 |
·综合评价方法体系的研究内容及种类 | 第111页 |
·指标无量纲化 | 第111-116页 |
·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| 第116-120页 |
·确定合成模型 | 第120页 |
·评价结果的解释 | 第120页 |
·对综合评价的检验 | 第120-121页 |
·综合评价方法流程 | 第121-122页 |
5 绿色农业预警体系研究 | 第122-135页 |
·预警理论研究 | 第122-127页 |
·预警的含义及意义 | 第123页 |
·预警所要预测的对象 | 第123-124页 |
·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类别 | 第124-125页 |
·农业经济预警发展简史 | 第125-126页 |
·建立绿色农业预警体系的功能 | 第126-127页 |
·预警方法体系 | 第127-133页 |
·明确警义 | 第127-130页 |
·寻找警源 | 第130-132页 |
·分析警兆 | 第132-133页 |
·预报警度 | 第133页 |
·本文构建的山东省绿色农业预警指标体系 | 第133-135页 |
6 总结 | 第135-141页 |
·本文主要结论 | 第135-139页 |
·对山东省绿色农业流程的分析结论及建议 | 第135-137页 |
·建立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体系和预警体系的效果和结论 | 第137-139页 |
·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| 第139-141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141-145页 |
致谢 | 第145-14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| 第1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