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外科学论文--外科学各论论文--头部及神经外科学论文--脊髓论文

复合功能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初探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34页
   ·引言第11页
   ·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第11-14页
     ·纳米技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纳米材料第12-14页
   ·纳米载药系统第14-20页
     ·纳米载药系统概述第14页
     ·纳米载药系统载体材料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·天然高分子材料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·合成高分子材料第16-18页
     ·聚合物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·乳化—溶剂挥发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·自乳化/溶剂扩散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·盐析/乳化—溶剂扩散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喷雾干燥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超临界流体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·磁性纳米粒子第20-24页
     ·磁性纳米粒子的特殊性质第20-21页
     ·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第23-24页
   ·脂质体(Liposome)第24-29页
     ·脂质体的分类第24页
     ·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·被动载药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·主动载药法第27-29页
   ·脊髓损伤(SCI)及其治疗第29-32页
     ·脊髓损伤(SCI)概述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脊髓损伤(SCI)致病机理简介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脊髓损伤(SCI)的治疗—C3 转移酶的应用第31-32页
   ·本课题内容及其意义第32-34页
第二章 赖氨酸壳聚糖及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第34-56页
   ·引言第34-41页
     ·赖氨酸改性壳聚糖第34-38页
     ·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第38-41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1-45页
     ·赖氨酸改性壳聚糖的制备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及原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药品名称第41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步骤(以壳聚糖/赖氨酸当量比1:1 为例)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及原料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药品名称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水相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 磁性纳米粒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高温油相法制备Fe_3O_4磁性粒子第43-45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5-55页
     ·赖氨酸接枝壳聚糖的测试与表征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超顺磁性纳米Fe_3O_4 粒子的测试与表征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·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高温油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水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·磁性能分析(VSM)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高温油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水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·红外光谱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·X—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高温油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水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第54-55页
   ·本章结论第55-56页
第三章 PLGA/高分子脂质体载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第56-74页
   ·引言第56-57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7-61页
     ·赖氨酸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(OQLCS)的制备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及原料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药品名称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二甲基十八烷基环氧丙基氯化铵的制备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赖氨酸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(OQLCS)的制备第58-59页
     ·PLGA/高分子脂质体核/壳结构载药微球的制备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与原料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药品名称第60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PLGA(BSA)载药微球核结构的制备(反相乳化法)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PLGA/高分子脂质体载药微球的制备(薄膜分散法)第60-61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1-72页
     ·赖氨酸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(OQLCS)的测试与表征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·红外吸收光谱分析(FT-IR)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·核磁共振分析(1H-NMR)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·溶解性能分析及Zeta 电位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·PLGA/高分子脂质体核/壳结构载药微球的测试与表征第64-72页
       ·载药微球粒径的测试与表征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非磁性载药微球【PLGA(BSA)】粒径的测试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PLGA/高分子脂质体非磁性载药微球粒径的测试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磁性载药微球【PLGA(BSA+ Fe_3O_4)】粒径的测试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PLGA/高分子脂质体磁性载药微球粒径的测试第66页
       ·载药微球Zeta 电位的测试与表征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非磁性载药微球【PLGA(BSA)】表面电位的测试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PLGA/高分子脂质体非磁性载药微球表面电位的测试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磁性载药微球【PLGA(BSA+ Fe_3O_4)】表面电位的测试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PLGA/高分子脂质体磁性载药微球表面电位的测试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·PLGA/高分子脂质体载药微球的微观形貌观察(HRTEM)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PLGA/高分子脂质体非磁性载药微球的HRTEM 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PLGA/高分子脂质体磁性载药微球的HRTEM 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·载药微球的载药率测定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BSA 标准曲线的测定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载药微球的载药率测定第72页
   ·本章结论第72-74页
第四章 复合功能载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第74-82页
   ·引言第74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74-79页
     ·仪器及原料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75页
       ·药品名称第75-76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·功能化高分子的制备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PEG-OQLCS 的制备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TAT-OQLCS(FITC-OQLCS)的制备第77页
       ·多功能磁性/非磁性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第77-7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9-81页
     ·PEG-OQLCS 的表征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·PEG-OQLCS 的FT/IR 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·PEG-OQLCS 的1H-NMR 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 ·多功能磁性复合载药微球的VSM 测试第81页
   ·本章结论第81-82页
第五章 复合功能载药微球在脊髓损伤治疗的应用初探第82-98页
   ·引言第82-84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84-91页
     ·载药微球细胞毒性及其进胞实验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与原料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药品名称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载药微球细胞毒性实验(MTT 实验)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载药微球的细胞摄取实验(进胞实验)第86-87页
     ·载药微球动物体内分布实验第87-91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仪器与药品名称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原料及药品名称第88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88-91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91-97页
     ·功能化载药微球的MTT 细胞毒性实验第91-92页
     ·功能化载药微球的进胞实验第92-94页
     ·功能化载药微球的体内分布实验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·脊髓损伤处组织冰冻切片荧光照片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·其他组织冰冻切片荧光照片第96-97页
   ·本章结论第97-98页
全文结论第98-100页
参考文献第100-108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8-109页
致谢第109页

论文共10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体外培养的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的回收及冷冻干燥保护剂的研究
下一篇: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实施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