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部分 综述 | 第1-25页 |
| 一、猫爪草的研究概况 | 第10-14页 |
| 1 猫爪草的药用历史 | 第10页 |
| 2 猫爪草的商品鉴定及资源分布 | 第10页 |
| 3 猫爪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4 猫爪草的药理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5 药材质量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| 二、植物中挥发油的研究概况 | 第14-17页 |
| 1 挥发油的性质与分布 | 第14页 |
| 2 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| 第14-15页 |
| 3 挥发油的提取 | 第15-16页 |
| 4 挥发油的鉴定 | 第16-17页 |
| 三、脂肪酸的研究概况 | 第17-25页 |
| 1 脂类的萃取 | 第17-18页 |
| 2 脂肪酸甲酯化反应 | 第18-22页 |
| 3 脂肪酸的分离 | 第22页 |
| 4 脂肪酸的定性分析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5 脂肪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| 第25-48页 |
| 一、猫爪草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的GC-MS分析 | 第25-32页 |
| 1 引言 | 第25页 |
| 2 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25页 |
| 3 猫爪草挥发油的提取 | 第25-26页 |
| 4 气-质联用条件 | 第26页 |
| 5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2页 |
| 二、猫爪草中脂肪酸的 GC-MS定性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1 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32-33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33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35页 |
| ·色谱条件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| ·分流比的选择 | 第33页 |
| ·载气流速的选择 | 第33页 |
| ·柱温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| ·空白试验 | 第34页 |
| ·总离子流图 | 第34-35页 |
| 4 结论 | 第35-36页 |
| 三、猫爪草中七种脂肪酸的GC-MS定量分析 | 第36-43页 |
| 1 引言 | 第36-37页 |
| 2 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37-38页 |
| 3 实验方法 | 第38页 |
| 4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3页 |
| ·条件优化 | 第39-41页 |
| ·衍生化方式的选择 | 第39页 |
| ·衍生化试剂体积对酯化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衍生化时间对酯化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色谱条件的优化 | 第41页 |
| ·定量方法:内标标准曲线法 | 第41-42页 |
| ·确定内标 | 第41页 |
| ·回归方程、相关系数及检出限 | 第41页 |
| ·精密度试验 | 第41页 |
| ·回收率试验 | 第41-42页 |
| ·样品的含量测定 | 第42-43页 |
| 四、猫爪草超临界 CO_2萃取物的GC-MS分析 | 第43-48页 |
| 1 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43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43-44页 |
| ·猫爪草超临界CO_2萃取 | 第43-44页 |
| ·气-质联用条件 | 第44页 |
| ·气相色谱条件 | 第44页 |
| ·质谱条件 | 第44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48页 |
| 总结 | 第48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9页 |
| 附录 | 第59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-6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