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工工效学原理与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工效学体系与施工工效学体系对照简表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目录 | 第9-13页 |
1 绪论 | 第13-2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3-16页 |
·建筑业的形势 | 第13-14页 |
·学科结合的可能性 | 第14-16页 |
·本文研究的问题 | 第16页 |
·本选题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·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2 施工工效学系统 | 第23-37页 |
·工效学原理及其发展 | 第23-25页 |
·基本原理的演变 | 第23-24页 |
·工效学的体系 | 第24-25页 |
·施工系统的分解 | 第25-31页 |
·分解思路 | 第25页 |
·系统因子 | 第25-31页 |
·施工工效学系统要素与施工工效学思维原理 | 第31-35页 |
·施工工效学系统要素 | 第31-32页 |
·施工工效学思维原理 | 第32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7页 |
3 施工工效学研究体系 | 第37-59页 |
·施工工效学研究基准单元 | 第37-45页 |
·基于施工动作的研究 | 第37-40页 |
·基于施工活动元的研究 | 第40-44页 |
·施工工效学研究层次体系 | 第44-45页 |
·施工工效学研究方向 | 第45-54页 |
·研究的两个范畴 | 第45页 |
·施工工效学研究方向 | 第45-51页 |
·施工工效学研究方向体系 | 第51-54页 |
·施工工效学学科定义与研究范式 | 第54-57页 |
·施工工效学学科定义 | 第54页 |
·研究范式和方法论 | 第54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9页 |
4 施工参与工效学原理 | 第59-79页 |
·参与理论 | 第59-62页 |
·企业管理参与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 | 第59-60页 |
·工效学参与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 | 第60-62页 |
·研究施工参与的基础命题与假设 | 第62-66页 |
·研究施工参与的命题 | 第62-63页 |
·施工工人参与的假设 | 第63-64页 |
·施工管理层参与的假设 | 第64-66页 |
·施工工人参与工效学原理 | 第66-71页 |
·决策参与原理 | 第66-68页 |
·过程主导原理 | 第68-70页 |
·成果共享原理 | 第70-71页 |
·施工管理层参与工效学原理 | 第71-74页 |
·管理保证原理 | 第71-72页 |
·过程体验原理 | 第72-73页 |
·介入指导原理 | 第73-74页 |
·施工参与工效学原理模型 | 第74-76页 |
·小结 | 第76-79页 |
5 施工系统柔性工效学原理 | 第79-91页 |
·相关学科的启示 | 第79-82页 |
·施工备择方案与优化 | 第79-80页 |
·“更好方法”与“环境适应” | 第80页 |
·柔性制造系统 | 第80-82页 |
·柔性原理及其推论 | 第82-88页 |
·施工系统柔性的定义 | 第82页 |
·柔性原理 | 第82-84页 |
·柔性原理的适应柔性推论 | 第84-87页 |
·柔性原理的参数柔性推论 | 第87-88页 |
·小结 | 第88-91页 |
6 施工安全工效学原理 | 第91-111页 |
·施工安全的工效学原理 | 第91-98页 |
·为人而安全原理 | 第91-93页 |
·施工作业-功能-环境“三位一体”安全原理 | 第93-95页 |
·职工管理安全原理 | 第95-98页 |
·施工安全工效学影响因子分析 | 第98-104页 |
·施工安全工效学影响因子 | 第98-101页 |
·施工安全工效学约束模型 | 第101-104页 |
·施工安全危险源识别模型 | 第104-109页 |
·施工安全工效学危险源 | 第104-106页 |
·施工危险源识别过程模型 | 第106-107页 |
·施工危险源识别过程模型的解释与应用 | 第107-109页 |
·小结 | 第109-111页 |
7 两项实证研究 | 第111-127页 |
·建筑用工制度与施工安全关系实证研究 | 第111-116页 |
·引言 | 第111-1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2-113页 |
·问卷结果 | 第113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113-115页 |
·结论与建议 | 第115-116页 |
·工程成本绩效的人文环境风险因素实证研究 | 第116-125页 |
·引言 | 第116-117页 |
·人文与工程管理 | 第117-118页 |
·研究方法与数据 | 第118-120页 |
·一般分析 | 第120-121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121-125页 |
·研究结论与建议 | 第125页 |
·小结 | 第125-127页 |
8 结论 | 第127-133页 |
·研究成果 | 第127-130页 |
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30-133页 |
致谢 | 第133-1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5-147页 |
附录A 英文缩拼词对照 | 第147-148页 |
附录B 定义、命题、原理索引 | 第148-150页 |
附录C.图表索引 | 第150-152页 |
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 | 第1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