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基于制度变迁的中国债券市场结构与行为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第一章 导论第11-19页
   ·问题的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2-14页
   ·选题的意义第14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、创新点第14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-18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8-19页
第二章 债券市场理论回顾:结构、功能与行为第19-34页
   ·债券市场与经济增长:公债宏观理论回顾第19-25页
     ·第一阶段:公债有害论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第二阶段:转折阶段(公债中性论)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凯恩斯学派:公债有效论与政策工具第22页
     ·公共选择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公债观:平衡预算和挤出效应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公债理论的发展观:公债的投入方向与宏观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·债券的微观行为理论第25-28页
     ·债券定价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·债券风险与期限结构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债券与资本结构理论第27-28页
   ·国内债券研究视角第28-30页
   ·债券市场的结构功能分析:产业组织理论的借鉴第30-31页
   ·行为和秩序:制度变迁中的多方博弈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博弈论对行为的解释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中的行为规律第32-34页
第三章 债券市场结构与债券市场功能第34-82页
   ·结构内涵的界定、性质及特征第34-42页
     ·债券市场的主体结构分析:筹资者和投资者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债券市场的客体结构分析:债市市场工具第38-41页
     ·债券市场的发行和交易市场结构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现状第42-49页
     ·筹资者结构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结构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债券市场工具结构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发行和交易市场结构第46-49页
   ·债券市场功能的发挥第49-55页
     ·融资功能第49-53页
     ·资金流动导向功能第53页
     ·宏观调控功能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定价功能第54-55页
   ·债券市场的结构功能分析框架第55-82页
     ·债券市场结构功能分析的特殊性和必要性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债券市场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框架第57-62页
  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结构功能分析的实证研究:结构分析第62-68页
  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结构功能分析的实证研究:行为分析第68-71页
  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结构功能分析的实证研究:绩效分析第71-82页
第四章 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第82-113页
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: 制度制约下的结构发展第83-94页
     ·初级阶段(20世纪50年代-80年代):单一的国债市场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发展阶段(20世纪80年代初-1993):国债市场的复苏与企业债券市场的出现第85-87页
     ·规范发展阶段(1993年至今):迅速发展的国债市场和处于规范发展的企业债券市场第87-92页
     ·分析与评价第92-94页
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动因分析第94-99页
     ·经济金融环境的逐步改善第94-95页
     ·多主体目标差异第95-99页
   ·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第99-104页
     ·政府第99-102页
     ·发债企业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中介机构第103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第103-104页
   ·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多头博弈第104-113页
     ·“投资者-发债企业”之间基于信任的博弈模型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·多头博弈之一:“投资者-发债企业-政府”之间基于法规约束的博弈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·多头博弈之二:“投资者-发债企业-中介机构”之间基于信息的博弈第109-113页
第五章 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:中国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路径分析第113-132页
   ·制度变迁理论第114-118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·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第116-118页
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结构的制度分析:强制性变迁路径上的债券市场第118-124页
     ·政府债券市场:优先发展的制度设计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金融债券市场:行政化设计和市场化发展结合的市场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·企业债券:诱致性制度变迁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下的发行和流通市场:形成市场化的发行市场和分割的流通市场格局第122-124页
   ·路径依赖:成熟市场的经验和我们的问题第124-128页
     ·美国和日本的成熟市场第124-126页
  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路径依赖的风险和规避第126-128页
   ·政府角色转换第128-130页
   ·小结第130-132页
第六章 债券市场发展战略第132-150页
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研究结论第133-135页
     ·结构功能分析的结论第133-134页
  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各主体动态分析结论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和路径分析的结论第135页
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战略的提出第135-137页
     ·中国债券市场结构调整思路与优化思路第135-137页
     ·促进债券市场结构演进战略第137页
   ·债券市场结构演进战略设计第137-150页
     ·多层次的债券市场的筹资主体第137-139页
     ·通过制度建设,促进市政债券出台和发展第139-141页
     ·丰富投资者结构第141-142页
     ·建立统一的流通市场第142-143页
     ·构建多层次的信用体系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·市场流动性第145-147页
     ·形成市场创新机制第147-150页
参考文献第150-154页
后记第154-155页

论文共1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肝原始细胞系LEPCs向胰腺β细胞的转分化潜能研究
下一篇:Angioarrestin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