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第三方船舶管理的历史沿革 | 第13-22页 |
第一节 第三方船舶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4-18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产生的原因 | 第14-16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的发展概况和该类公司的中心分布态势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8-22页 |
·国外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8-20页 |
·国内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第三方船舶管理有关理论知识的分析 | 第22-38页 |
第一节 管理 | 第22-24页 |
第二节 船舶管理 | 第24-28页 |
·船舶管理 | 第24-25页 |
·船舶安全管理 | 第25-27页 |
·船舶管理趋势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第三方船舶管理 | 第28-38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的管理层次维 | 第29-33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的管理领域维 | 第33-36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的管理过程维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相关内容的分析 | 第38-51页 |
第一节 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 | 第38-43页 |
·国外对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的理解 | 第38-42页 |
·国内对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的理解 | 第42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的分析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第三方船舶管理信息化 | 第43-45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 | 第43-44页 |
·信息系统的内容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与其他航运主体的区分 | 第45-46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与船舶经营人的区别 | 第45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与船舶共有管理人的区别 | 第45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与经理人的区别 | 第45-46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与光船承租人的区别 | 第46页 |
·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与船舶代理企业的区别 | 第46页 |
第四节 船舶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和责任 | 第46-51页 |
·船舶管理公司的资质 | 第47-48页 |
·船舶管理公司的权利 | 第48页 |
·船舶管理公司的义务 | 第48-49页 |
·船舶管理公司的法律责任 | 第49-50页 |
·船舶管理公司与委托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第三方船舶管理的组织结构 | 第51-61页 |
第一节 组织的涵义及其设计原则 | 第51-52页 |
·组织的涵义 | 第51页 |
·组织的设计原则 | 第51-52页 |
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| 第52-57页 |
·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| 第52-54页 |
·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 | 第54-57页 |
第三节 第三方船舶管理组织结构的类型 | 第57-61页 |
·组织结构类型 | 第57-61页 |
第五章 第三方船舶管理适合度评价与组织结构优化 | 第61-83页 |
第一节 第三方船舶管理适合度评价 | 第61-74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61-67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| 第67-71页 |
·模型验证 | 第71-74页 |
第二节 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组织结构优化选择 | 第74-83页 |
·建立模型 | 第74-77页 |
·确定指标权重 | 第77-81页 |
·优化选择 | 第81-83页 |
结束语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7页 |
附录 | 第87-103页 |